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中低价位血管支架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市场快速启动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2月23日   来源:医药经济报

  生意社12月23日讯 如果今后我国安装支架费用能控制在1万元以内,则可能有大批潜在冠心病人安装血管支架,届时国内血管支架产销量至少将比现在增长1倍以上。

   

  血管支架(stents)系国外厂商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发上市的一种可将已变狭窄的血管“撑开”,从而增加血流量和防止心肌梗死的植入式医疗器械产品。所谓支架,是指利用有弹性和强度的特殊金属丝(如钛合金丝或不锈钢丝等)编织而成的中空网状管。市售血管支架有各种形状,最常见的支架为渔网状结构,其次还有各种异形金属丝结构的支架。

   

    国外市场红火

   

  早期开发的血管支架基本上是裸支架(指不加任何药物的支架)。业内人士称之为第一代支架。裸支架最大的缺点是,冠心病病人的动脉内植入支架后,不需半年,支架内腔表面重新沉积大量脂类物质,并形成新的狭窄(医学上称之为血管再狭窄)。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外厂商又推出一种名为药物涂膜支架的新型血管支架,其表面涂有可缓慢溶出的紫杉醇之类的药物。临床试验证实,新型血管支架能有效预防血液中脂类物质沉积于支架内腔,从而可防止血管再狭窄现象出现。据国外医学界报道,目前使用的第二代支架血管再狭窄发生率已降至5%以下,这是相当不错的成绩(第一代支架产品的血管再狭窄发生率高达50%以上)。

   

  几年前,美国和欧洲厂商又开发出第三代血管支架——可吸收支架。据开发者介绍,这种支架系采用聚乙二醇酸等无毒高分子材料加工而成,它在植入血管后可在2年内被自动吸收(聚乙二醇酸在人体内可缓慢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据国外报道,欧洲一些国家的医生对使用这些可吸收支架的病人进行随访,仪器检查结果表明:安装可吸收支架的病人血管内壁光滑,无脂类物质沉积,血流畅通无阻,这表明第三代血管支架值得推广应用。

   

  据了解,国外开发的支架产品不仅有适合冠心病病人使用的动脉支架,还有肾血管支架、腹腔动脉瘤支架以及新上市的胆管支架(可将已狭窄的胆管撑开,恢复胆汁流动)等支架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仅冠动脉支架即有数十个品种。国外厂商还在研制利用碳纤维为骨架的轻薄型生物陶瓷材料支架和工程塑料支架等支架新品。总之,支架类产品在西方市场上销售情况极为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