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10月18日讯 “到2020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或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在第64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表示。
“近年来尤其近5年来,国内医疗器械产业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但国内生产企业多小散乱的局面仍未有根本性改变。”与会专家如是评价。
据了解,2002~2004年,国家利用国债资金投入35个医疗器械项目,总数达3亿元;2006~2008年,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计划、“863”计划在医疗器械领域投入科研经费约2.7亿元。《医药经济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国家还应继续加大对医疗器械产业的投资力度,为缩小与国际的差距营造一个规范、健康的产业发展环境。
本土强势品牌稀缺
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实际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141家;其中,一类医械有3368家,二类医械有7533家,三类医械有2240家。除了少数高端医疗器械以外,国内基本可以生产所需的绝大多数医疗器械。
然而,“中国品牌医疗设备及企业太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仪器研究所所长陈亚珠如是感叹。
目前,各国医疗器械大公司都盯住中国市场,在中国本土建立起营销、生产、研发基地,实现了全球本土化、本土全球化战略。GE、西门子、飞利浦等品牌已经占据我国数字化医疗设备80%以上的市场规模。
陈亚珠以医用分析仪器为例列举了一些数字:在单台价格高于10万元的领域,进口生化分析仪占国内总装机容量的99%;进口免疫分析仪占国内总装机容量的100%;进口血液分析仪占国内总装机容量的100%;而即使是该类产品中低于10万元的品规,进口产品仍占有8成以上的装机容量。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额达到35.15亿美元,对植入式矫形器械、核磁共振成像装置、X线诊断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的进口增长明显。核磁共振成像装置、X射线断层检查仪等进口均超过1亿美元,进口额以两位数增幅在上升 。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