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药品招标出现“虚低药价” 严防危害用药安全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9月14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生意社9月14日讯 藿香正气水一支0.1元,板蓝根颗粒一小袋不到0.12元,牛黄解毒片一片不到0.01元……日前,部分地区在药品招标过程中出现“超低价中标”。

   

  对此,中国中药协会呼吁,药品价格制定要充分考虑药品最基本的成本,希望有关部门对“药价虚低”现象给予高度重视,防止某些医药企业以次充好,给群众的用药安全带来隐患。

   

  部分地区药品招标中,中标药品的价格低得让业界不可理解。以防治感冒类药物板蓝根颗粒为例,中标的某品牌板蓝根颗粒所列价格为:内装20小包的一大袋仅2.35元。据业内人士分析,按药典标准核算,即使只算原辅料,这种规格板蓝根颗粒的成本价也在3.7元。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的原材料价格体系下,厂家低成本生产药品,可能会以劣充好,也有可能不按标准规定的成分或含量生产,最终无法保证药品的质量。这种中标药品低价属于“药价虚低”。

   

  中国中药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药品招投标过程中,有些地方不考虑产品的科技含量,将价格作为招标采购最重要的筛选标准,甚至将“低价中标”作为政绩来宣传,这或将导致某些医药企业铤而走险,以次充好,给群众用药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丁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