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上海申康医院: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有限突破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9月1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生意社9月1日讯 2005年9月,上海成立申康医院管理中心,此后6家市属医院的业务管理都移交至此。这一模式曾被卫生部推崇。这被认为或是卫生部为下一步改革留出的通道。

   

  原上海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增量资本的投入,包括原财政卫生基本建设投入、部分财政卫生专项资金及药品收支两条线用于医院发展建设的部分资金;成立上海市卫生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接受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卫生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负责原卫生国有资产存量资本的投入;上述两家公司,以一定的股权比例,组建子公司,即上海市卫生投资发展公司,代表政府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直接从事国有资本的运作和经营。

   

  通过卫生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政府与国有医院之间设置某种以经济方式行使所有权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以拉开二者的距离,形成政府与医院之间的“隔离层”和“缓冲地带”。而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则专职行使宏观调控职能,主要通过卫生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全行业管理,顺理成章地实现政府由“办”卫生转变为“管”卫生的模式,达到政事分离、政资分开的目的。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院管理学教授杜乐勋表示,通过卫生投融资体制改革,给医院经营者以充分的自主权,带来经营效率的提高,把医院发展的职能从院长肩上转移到卫投公司,也可以弱化当前医院院长普遍存在过强的趋利动机,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既有利于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也有利于院长专心于日常经营管理和医疗业务水平、质量的提高,最终实现管好所有权,放开经营权,行使调控权的国有资产管理新格局。

   

  不过有知情者表示,申康医院管理中心运行至今,主任仍然是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其管理层也多由卫生局人士一身兼。这个模式还没有逃脱原先的管理窠臼。(作者:马晓华)

  “十二五”规划:我们生物医药产业探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