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少年突患重疾,父亲捐肝救儿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31/2010 16:03:57   来源:转载

  一位父亲为儿子捐出了近半肝脏。医生昨日表示,患者小勇的肝功能已基本恢复正常,下周或可出院。

  7月12日凌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下称“广总”)肝胆外科主任霍枫走出手术室,将小勇肝移植手术成功的消息告诉李女士时,等待了17小时的她眼睛湿润了。此时,小勇的父亲易先生正静静躺在ICU病床上望着隔壁床的儿子,他刚为患肝门部硬化性胆管炎的孩子献出了自己近1/2的肝脏。

  全身瘙痒

    少年突患罕见病

  小勇是东莞石排镇人。2005年暑假,母亲李女士发现小勇皮肤变黄、小便发黄、全身皮肤瘙痒等症状。父母带着孩子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找到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区庆嘉教授。2006年,区庆嘉为小勇进行了肝门部肿物切除、胆肠吻合术,术后病理提示为肝门部硬化性胆管炎。

  区庆嘉深知,硬化性胆管炎十分棘手,病情不仅会反复,还会发展成终末期肝病。果然,令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术后3个月,小勇病情反复,医生又给他做了第二次手术。但好景不长,2008年10月,小勇病情又一次出现反复,医生只能通过外引流方式为其引流胆汁,并反复进行胆道冲洗。小勇带着胆道外引流管度过1年多,15岁的他体重不足35公斤,后来病情还发展到胆汁性肝硬化程度。

   亲情可贵

    父母争相捐肝

  区庆嘉认为,为孩子进行肝脏移植手术是最好选择。他将小勇送往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专家刘超教授处,刘超又带着小勇和他的详细资料找霍枫会诊。

  专家查看了所有检查结果,同意区庆嘉的诊断和肝移植治疗意见。据病历资料和相关检查显示,小勇除硬化性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外,还合并有中度a-地中海贫血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手术难度恐怕前所未有,合并a-地中海贫血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终末期肝病病人接受肝移植手术,国内外文献还未见报道。”霍枫表示,手术、创伤、感染、药物干扰会加重贫血,甚至导致溶血。而且,小勇还做过两次大手术并长期带着经皮经肝胆道引流管,更加大了手术难度和后期处理的复杂程度。

  两家医院的专家毅然决定采用肝移植治疗方案,这让李女士看到希望,夫妻两人迅速筹齐了手术费用共30余万。

  小勇的病情不允许长时间等待肝源。其父母同时表示要捐出自己部分肝脏。李女士写了一封5页长信给霍枫,要求为孩子捐肝,“我害怕手术不成功,担心丈夫身体受到伤害”。

  医生检查发现,李女士本身患有贫血且肝脏和胆管有较大变异,而易先生身体健康,非常适合捐肝。“我早就说要捐的,这样我就可以和儿子肝胆相照了!”易先生说。

  17小时

    母亲手术室外守候

  手术时间定在7月11日。为保万无一失,霍枫等打算给小勇先做肝脏游离,管道仍相连,确保易先生那边准备好才为小勇进行病肝切除。上午11点,医生确认可将小勇的病肝切除,便开始了切取易先生左半肝的手术。7月12日凌晨2点半,手术顺利完成,历时17小时,一直守候在手术室外的李女士如释重负。

  经医护人员精心救治,小勇和爸爸的身体状态稳定。易先生已于两周前痊愈出院,从事建筑行业的他已回东莞继续忙碌。“没觉得有什么不同,见到我的朋友都说我没动过手术。医生说了,肝脏是人体唯一能再生的实质性器官,3—6个月就可长到原来大小,我没觉得生活有什么不同,为了儿子这是很平常的事。”

  病房中,小勇戴着口罩坐在床上,面对“长枪短炮”,他爽快作答。他觉得爸爸很伟大,“长大要赚很多钱养他!”出院后,他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到“已经七八年没去的海滩游泳”,由爸爸作陪;另一个是尽快回到学校,继续学业。(南方日报)


  • 上一篇新闻: 东莞不明气体泄漏 闻者流涕

  • 下一篇新闻: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