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救命车,岂能变成“夺命车”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22/2010 10:10:42   来源:人民日报

  救护车原本是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方舟”,在武汉,居然成为一些病患的夺命之车。前不久,湖北黄石一位老人在武汉同济医院花费16万元做了心脏手术,打算转到黄石住院,家属联系了一辆停在医院里边的“救护车”。谁知这是一台“黑救护车”,缺少必要的医护人员和设备,结果,老人病情发作,最终抢救无效死在“救护车”上,而司机不知何时已开溜。据了解,这样的“黑救护车”在武汉有几十辆,由此导致的惨剧并非个案。

  老人命丧“黑救护车”让人心痛,接下来,有关方面的回应更让人堵得慌。

  院方有关人士“叫屈”:医院不是执法部门,“黑救护车”应由卫生局来管;卫生局有关人士“喊冤”:我们一家管不了,公安、工商等沾边的部门都应该管;交警部门答复:车辆只要手续齐全,我们只管路面行车;运管部门则称:救护车属于特殊车辆,不知怎么管……说起来,这些部门都“沾边”;但一涉及问题,却都纷纷“靠边”。媒体一曝光,有关部门立刻“高度重视、依法查处”;一阵风过去,一切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甚至变本加厉……武汉“黑救护车”市场已存在多年,近些年来有增无减,一些涉事的黑车老板甚至是多年“惯犯”!这暴露出的是监管的严重缺失。

  监管为什么会缺失呢?暗流涌动的黑色利益链条恐怕是症结所在。单说医院:每家医院都有正规救护车,怎么会容忍这些“黑车”盘踞在自家院内呢?一些黑车主说,他们与医院内部有联系,每联系运送一个病人,要给“很重”的回扣。正规救护车是为公家做事,这些黑车是为私人牟利,牟来的这个“利”,各方可以雨露均沾。最终肥的是个别人,把危险全抛给了病患!

  此外,正规救护车不够用也是原因之一。根据人口规模,武汉城区应该配备100辆救护车,实际上仅有70多辆,远不能满足群众需求。正规救护车一般不跑长途,即使跑也价格不菲。这些客观上为“黑救护车”的“生存与壮大”提供了土壤,他们划分地盘,恶性竞争,哪管患者的生命安危。

  问:“如果你的家人需要急救,会用你的救护车吗?”黑车主答:“自己家人有情况绝对不会用自己的车子,要打120!”这段对话听起来叫人不寒而栗。黑车主自己都清楚自己的车子不能用,人命关天,实在不能再让“黑救护车”肆意出没了!


  • 上一篇新闻: 提开中医美容的猫腻

  • 下一篇新闻: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