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医改方案执笔人王虎峰:医改不仅缺钱更缺规则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7月20日   来源:外滩画报

  生意社7月20日讯 去年,中国新医改方案出台。一年多后,暴利1300%乃至2000%的天价药品频现,新医改最想解决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对于药品的价格问题,新医改第八套方案的执笔人王虎峰说:“我一贯主张是将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同医疗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把从上游到下游的整个环节理顺。”

   

    迄今为止,中国医改新方案已经实施了一年多。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意见》勾勒了中国医改到2020年的改革方向和框架,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改革基本原则,“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新医改第一年政府投入即达3900亿,超额完成“三年8500亿”的任务。然而恰恰是在一周年之际,暴利1300%乃至2000%的天价药品频现,新医改最想解决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为什么以“回归公益、推行医保”为主题的新医改方案仍然难以破解困局?带着种种疑问,记者专程采访了新医改第八套方案的执笔人、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

   

  王虎峰同时具有医学、法学和经济学的背景,并曾在地方和中央政府部门工作过。在2006至2009年中国医改方案酝酿过程中,王虎峰通过提交建议方案、发表专著和学术文章等方式,最早提出了中国新一轮医改政策分析框架。

   

  在人民大学求是楼的教室里,王虎峰详尽地讲述了他对中国新医改的理解,以及对于新医改的忧虑和期望。对于药品的价格问题,王虎峰说:“我一贯主张是将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同医疗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把从上游到下游的整个环节理顺。如果我们单独就某几类药品进行价格调整,或单独就某一个环节进行调整,就很难奏效。” 在人民大学求是楼的教室里,王虎峰详尽地讲述了他对中国新医改的理解

   

  中国医改不仅缺钱,更缺制度、规则

   

    B:我们现在的医改正处于一个什么阶段?

   

  W:实际上,从2006年开始酝酿,到2009年三四月份出台的新医改方案,比以往任何一轮医疗改革都有巨大的进步和不同。虽然很多人对医改抱有怀疑的态度,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实际上已经身在新医改风暴之中。换句话说,已经受到新的医改方案的影响。比方说,我们前几十年的医疗改革,基本上都是沿用城乡分割的模式。再怎么改,农村的人也不可能和城里的人在一个政策、一个方案中体现,享受同等的机会。但是这一次,我们很明确,把城乡放在一起,提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