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第四届生物产业大会热议产业规划相关话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6月24日   来源:医药经济报

  生意社6月24日讯 《“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下称《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即将收官。这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透露的。《医药经济报》记者还获悉,在大会期间,国家发改委、规划编制专家以及企业代表就《规划》进行了闭门研讨。

   

  在此前,曾传出《“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近两个月内有望对外公布的消息。消息甫出,引发业内对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未来进行分析和预测。记者在大会上发现,在近期行业动向频密的情况下,企业对生物医药产业相关政策的关注比以前更高。

   

    疫苗等行业更具优势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快生物产业培育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与传统医药产业相比,全球生物药品的销售额年均增速已经大大超出了全球医药产业年均增速。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在大型制药公司的处方药销售中,生物制品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在我国,生物医药研发成果转化率仅占10%左右。产业化难题迫在眉睫。

   

  “从国外经验来看,研发、中试和产业化的投资比例大约是1∶10∶100。如此而言,后期产业化投入最大,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说。他进一步指出,我国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化的进程中,新型疫苗、生物技术药物和小分子药物、现代中药和植物药等子行业更具有实现产业化的优势。

   

    国家积极搭建融资平台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规划尚未出台之前,各地纷纷斥巨资上马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然而,从实际来看,不少地方产业定位雷同,甚至有圈地之嫌。

   

  “国家设立了生物产业化基金,通过建立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机制,来引导产业化平台的建设取向,这一点非常重要。”冯飞说,创新生物产业发展模式,应充分发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优势,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搭建生物产业融资平台。

   

  对此,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努力扶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以及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项目,重点支持生物技术产业化,关注技术创新与产业提升。”

   

  该负责人还透露,今年将研究并参与有关省市建立创投引导基金,与有关部委和相关单位合作,积极推动建立生物产业发展基金,发挥高科技产业联盟作用,建立政府、科研院所、企业、银行等部门的合作机制,构建适应生物产业特色的高科技发展体系。

   

    药价走向牵动企业神经

   

  最近《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在业内热议。生物制药企业普遍对《办法》中明确药品定价及医药流通差价率的具体标准感到担忧。记者在大会展区走访中发现,很多生物医药企业均表露出对未来药价政策的担心。

   

  某知名生物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如果真正执行《办法》,很多生物医药企业将难以为继。与国外生物制品享有的定价优势相比,国内同类产品定价普遍较低,然其生产成本却普遍比较高,这样必将削弱生物制药企业的持续发展动力。

   

  “希望在《办法》和生物产业振兴规划中都能对生物药价格给予适当的考虑。‘一刀切’只会使行业发展多一份僵化,少一分活力。”该人士说。

   

  此外,试图涉足生物药领域的企业也有同感。千金药业高级工程师滕晖认为,如果流通加价率和利润率都设置了上限,必然倒逼流通的中间环节,从而引发医药行业的降价风暴。

   

  尽管从生产环节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的最高核算标准来看,体现了鼓励创新、鼓励中药和生物药的思路,但滕晖关心的是,“生物医药作为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高新技术产业,简单地以成本定价,对创新型企业肯定伤害很大,企业无力补偿前期巨大的研发投入,创新就会遇阻,最终影响到产业的整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