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灾过后该采取什么措施防病治病?疾控中心提醒,受灾地区一定要防范肠道、乙脑等传染疾病,灾区群众应该了解相关防病知识,加强自我防护。
据介绍,夏季发生水灾后,气温较高,细菌繁殖加快,苍蝇、蚊子孳生多,密度高,很容易发生传染病流行。
此外,水源污染严重,食物容易腐败变质,灾区环境卫生条件普遍下降,因此灾区群众抗病能力降低,更容易患病。
水灾过后要重点防范肠道、乙脑等疾病。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李科长说,痢疾、伤寒、霍乱、甲型肝炎等肠道传染病与灾后环境密切相关,同时,通过蚊蝇等虫媒传播的乙脑、疟疾等传染病也易发生。
肠道传染病是我市高发的传染病之一,它是由于病人或带菌者的排泄物(如粪便)直接污染或经苍蝇携带污染水源、食品、日常用品,经口感染发病。水灾过后,许多地方水源以及蔬菜等被污染过,因此,灾后群众要尽快搞好周边环境卫生。如内涝的房屋以及家禽家畜圈栏要进行消毒处理,饮用水要保证安全,建议最好喝开水。防范乙脑等疾病方面,则重点做好灭蚊蝇,降低蚊蝇密度。
专家认为,灾区的卫生防病工作,除防疫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和加强疫情监测外,灾区群众也要了解相关的防病知识,加强自我防护。如注意食品卫生,注意安全饮水等。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