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6月18日讯 去年售价还是93.5元的药品,如今价格提高至170元;去年售价1082元,如今售价1580元……就在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公布前后,30多个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开始悄然涨价。
笔者查阅资料发现,这份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由人保部去年11月30日发布,该目录是2004年颁布后首次调整,系新医改的重要配套工程。
国家基本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并由医保予以报销,这对于减轻群众医疗负担、缓解“看病贵”意义重大。但就是这份牵涉到全国十多亿群众医疗支出、由国家权威部门发布并核价的医保目录,近期却屡屡曝出药价虚高,这颇让有关部门尴尬。
上月,央视曝光出厂价仅15.5元的芦笋片,到医院卖出213元的高价,利润率达1300%。其之所以能卖到如此高价,也正是打上了医保用药这块金字招牌。
当然,二者还是有差别的。后者实现了暴利;前者还没有发现有暴利,但其涨价并倒逼政府“帮忙”涨价,本身就有暴利的冲动。但二者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都让病人背负沉重的负担,让新医改蒙污,让政府公信受损。
人保部去年4月数据显示,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已达11.3亿人。所以药品一旦进入医保目录,就意味着企业的产品将获得大量、稳定的订单,也意味着企业的成本将摊薄,药价会有一定的下调。但现实是,进入目录后药品不降反涨。对于原因,我们可以批评药企追逐利润不择手段,但医保药提价并非企业一厢情愿,如果主管部门不批准,想提也行不通。所以,药物暴利的背后虽有诸多“推手”,但核心还是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存在漏洞。
资料显示,国家医保目录的制定在人保部,但价格制定在国家发改委。在国家医保目录公布新品种时,国家发改委并不能立刻制定出相应价格,而要在各地物价部门上报审查后的药价,才能最终拿出政府定价。这一时间差就给药企留下了“公关”操作的空间。
在这个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中,物价部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此前就公开提出,暴利药的源头在于政府物价部门定价虚高。姑且排除物价部门卷入药品利益链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但众多问题频频出现,也暴露了物价部门在审查药价成本时严重缺位和失职。而在国家发改委,虽被地方“绑架”,导致药价在政府定价时就被虚高,但也有失察之责。
在药价频频曝出问题的同时,国家发改委也频频“灭火”。5月底,国家发改委称将采取四大措施降低虚高药价,其中对政府指导价药品加强成本审核。6月10日发出《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称政府将设定药品应有的成本价,避免企业乱报价。昨日,国家发改委又针对部分药品在医保目录公布前后大幅涨价的问题表态,称正在进行成本和价格调查,对于进入目录后、政府定价前涨价的,将责令相关企业恢复原价。
国家也想一劳永逸解决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但这项工作毕竟牵涉深广,非一朝一夕能解决。机制一时改变不了,国家发改委此次何不下猛药,对乱涨价的药企进行制裁,取消其进入目录的机会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并问责让其顺利通关的地方物价部门,杀一儆百,增大药企和地方部门违法的成本。否则,国家发改委的最新表态,很可能又只是一次“救火”,解决不了屡屡被地方“绑架”和药价频出问题的尴尬局面。
评论员刘书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