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万军伟文李文波图 6月8日,作为新医改的重要内容,河南省的基本药物制度已棋行中盘。这一场颇具破冰和标志意义的试航,整满100天。
生意社6月12日讯 2010年3月1日起,河南省选择了全省30%的地区,即郑州、焦作、鹤壁、平顶山、安阳、济源市六个省辖市的47个县(市、区),所涉及的401个乡镇卫生院和15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对所进药品实行“零差率”即进价销售。
但是,在刚过去的这100天里,新制度的探路,厂家、配送企业和医疗机构等各色利益主体的博弈,政府的思路调整与救急,一切空前交汇并暗流涌动。百日之后,基本药物制度的更深入推进之路,依然迷雾重重。
药品“进价”暗藏玄机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中,作为最终端的神经末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的最直接感知,将检验这一新模式的推行效果。
这一点,不仅仅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直接接触患者,触觉敏锐。更因新制度堪称以革命性的手段和目的,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再造,将“以药养医”直接转变至“财政养医”。
按照行业的通行规则,医院在对外售药时,一般在进价的基础上,顺价加价15%。这部分加价利润,成为医院收入最直接的来源。但在基层医疗机构,这部分顺价加价率则更高。鹤壁市一家医院的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根据他们在2008年和2009年对该市的基层医疗机构的调研情况,平均加价率在30%以上。而记者了解到,全省部分地区,这一加价率甚至达到36%或者更高。
而基本药物制度模式的核心,便是在卫生院或社区服务中心推行“零差率”,即全部使用基本药物,所进药品全部按进价销售,损失的这部分加价利润,也即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由财政补贴,实行绩效考核。
这意味着,药价的降低,直接将这部分利润让利于患者。但是,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是否真有这么理想化和简单?
6月6日,郑州市金水区一家卫生院,一位内部人士透露,一些常用药确实价格明显降低。比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从每支12.18元降到8.4元,板蓝根颗粒由每盒6.32元降到5.5元,但却另有部分药品,价格不降反高。
“同一个厂家、同一种规格的辛伐他汀药品,以前卫生院的进价只有3~4元钱,但现在却成了7元多,即使实行零差价销售,价格还是高于以前的零售价。”这位人士说。
根据记者对几家卫生院的调查,以及一位业内人士的预估,相对于以往,药品的“进价”增高的约为20%到30%,降价的药品比例相当,同样为20%到30%。但是大约一半的药品,价格没有明显变化。
这显然令基层医疗机构们不解,不少药品的“进价”怎么反而高了。
对此,官方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5月13日,河南省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河南省有关领导表示,据调查,目前省集中招标的基本药物中,约有8%~10%的药物零售价格高于市场价,一些中标药品价格没有达到比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降低15%的要求。
对此,不少人表示,药品的定价由全省统一招标决定。“307种国家基本药物以及河南省将增加的200种非目录基本药物品种,实行的是以省为单位公开招标、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价格均为公开且既定的。”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药价与医疗机构无关”。
招标价“虚火难降”
从基层医疗机构的反馈意见看,药价虚高归因于招标价。但是,来自全省的一组统计数字,却似乎显示招标价“很低”。
今年2月份,河南省医药采购管理服务中心已经完成国家公布的307种基本药物网上公开重新招标采购。统计数字显示,中标价格比国家公布的零售指导价降低48%,比乡镇卫生院现销售药品价格降低16%,让利群众6.8亿元。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