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2010年一季度我国维生素C出口量增价跌 供需天平倾斜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5月22日   来源:医药经济报

  生意社5月22日讯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C生产国和出口国,维生素C在我国医药行业出口创汇中可谓是资历最老的王牌产品,出口价格几起几落。自2007年初开始,维生素C出口价格开始维稳,并逐步攀升。2008年底,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蔓延,引发全球经济衰退,造成了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和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也给我国出口带来较大的冲击。

   

  然而,金融危机似乎并未改变发达国家对维生素C的消费习惯,维生素C出口异军突起,2008年维生素C出口8.5万吨,出口金额7.4亿美元,出口价格同比增长82%,维生素C行业进入高景气周期,并且持续到2009年全年度。

   

    出口量增价跌

   

  步入2010年,人们似乎已经摆脱金融危机的阴霾,有人更是乐观地称之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外贸出口方面,因市场的刚性需求,被普遍看好的医药行业果然不负众望,在2010年一季度,医药商品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大好局面。但是,维生素C产品出口表现却大相径庭,让人出乎意料。

   

  今年一季度我国维生素C出口量增价跌

  今年1季度,维生素C出口数量为2.92万吨,同比增长35.95%;出口金额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5.06%;出口价格8.72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5.37%。是什么原因造成维生素C出口价格的快速下滑?原因只有一个,维生素C产量供大于求。

   

  维生素C主要应用在制药、保健品、软饮料及饲料添加等领域,主要消费市场在欧美发达国家,而且市场需求量逐年稳固增加。目前,全球维生素C市场需求量约为12万吨,主要供应商有6家,除DSM苏格兰厂外,其余5家均在我国。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这5家维生素C生产企业的产能就已经与全球维生素C市场需求量持平。也就是说,目前全球维生素C市场供需处于一个饱和状态,就像一座天秤,供、需任何一方发生变化,这个平衡就被打破。而此次维生素C行业长达3年的高景气,出口价格高位运行时间长达一年半,由此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利润,吸引了业内众多目光,投产、扩产欲望逐渐萌发。

   

    供需天平倾斜

   

  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日前发布的维生素C行业调查中称,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违规审批和建设新增维C产能项目,导致中国维C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将超出全球需求近1倍。已建、在建和拟建维C生产能力合计超过8万吨,预计2010年底维C产能将接近18万吨,2012年将超过20万吨。由此,供需平衡被打破了。

   

  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份单月出口数量和出口单价的同期对照曲线图显示,2008年上半年,出口单价受奥运会及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出现较大幅度攀升,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底,价格基本在9~10美元/公斤间窄幅波动。与此同时,2008年至2009年单月出口数量基本保持平稳,很少有较大的起伏。随着郑州拓洋、新乡华星维生素C成品的产出,安徽、山东、牡丹江等地陆续新建、扩建维生素C项目消息频传,市场观望情绪浓厚。2009年底至今,曾经坚挺一时的维生素C出口价格开始出现滑落,出口数量开始大幅增加。2010年1月份维生素C出口数量同比增长24.4%,单价同比下降9.97%;2月份出口数量同比增长7.74%,单价同比下降17.54%;3月份出口数量同比下降75%,出口单价同比下降17.85%。

   

  随着维生素C出口价格的下跌,曾经令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话语权”似乎又转到了买方手中。产能的增加带动了出口价格的下跌,价格下跌又引发恐慌抛货,如此恶性循环终将导致价格“雪崩”。就连发改委也表示,中国可能会重蹈过去多次出现的维 C价格大大低于生产成本的严峻局面,不仅彻底葬送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维C行业,而且还将导致企业破产倒闭、职工下岗失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加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总之,中国维生素C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亟待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抉择。 (中国医保商会 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