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国产OTC:在挤压的空间中艰难成长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5月17日   来源:《中国医药报》

  生意社5月17日讯 “新产品是非处方药(OTC)市场发展的最大驱动力,而近两年国内新上市的OTC产品可谓寥寥无几。”近日,在中美商贸联委会药品工作组的一次OTC法规研讨会上,业内人士对于目前国内OTC产业现状表示担忧。2009年,中国以86亿美元的市场销售额,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OTC市场。但相较于处方药年均27.1%的增幅,OTC领域的增长显得较为缓慢,仅为7.7%。其中,OTC新品缺乏、品牌发展迟缓、营销手段陈旧落后等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公布了6批OTC药品名单,涉及4000余个品种,基本完成了OTC药品的遴选工作。据了解,在发达国家,OTC产品一般不能进入医保目录,但我国由于OTC产品有临床需要,且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因此还有为数不少的OTC品种进入了基本药物目录。而全民医保带来的药品市场大扩容也将带动OTC市场扩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眼病、皮肤病、过敏、鼻炎等不适症状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县、乡、镇级别的农村基层市场,人们的疾病谱已经与城市居民基本相同,高血脂症、糖尿病、椎间盘突出、心肌梗死、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病、富贵病也逐渐成为农村市场的主要病种。这些都将为OTC产品带来新的市场容量。

   

  “自我药疗将逐渐发展成为药品市场的一种常态。感冒、咳嗽、口腔咽喉病、胃肠道疾病、眼病、皮肤病等是自我药疗的主要病种,消费者大都通过购买OTC产品来缓解这些疾病的症状。”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秘书长王伟表示,OTC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民众自我药疗意识的提高。目前,消费者在自我药疗领域基本完成了从迷信权威到相信自己的转变。在过去一年里,消费者到药店购药时,自己选择药品的占85%,根据使用经验选择药品的占74%,41%的人会按照电视广告来选择,25%的人会听从店员的推荐。

   

  但是,与处方药相比,OTC行业的发展还相对较慢。王伟介绍,2007年,我国OTC市场增长11.5%,处方药市场增长25.8%;2008年,OTC市场增长6.8%,处方药为27%;到了2009年,OTC增长7.7%,处方药则增长27.1%。2008年,我国OTC药品的人均消费额是6美元,而美国人均为70美元,日本人均为73美元,巴西人均为13美元。“中国OTC的人均用药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OTC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民众自我药疗的意识和水平还偏低,整个行业还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王伟说。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OTC产业发展相对迟缓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新品缺乏

   

  “从2007年到2009年,国内OTC市场只有合资企业上市了少数几个新产品,如杨森的某皮肤过敏药物、葛兰素史克的芬必得新头痛装、惠氏的某感冒咳嗽药等。3年里,上市的新药加起来也只有个位数。”葛兰素史克全球副总裁吴汉荣引用了IMS2009年的一份报告中的数据。他认为,新品缺乏已严重制约了中国OTC市场的发展。“在全球OTC市场,新产品对市场发展的驱动力为18%;而在北美市场,则达21%。”

   

  据王伟介绍,在美国市场,仅维生素类产品就有上万个剂型,而我国OTC药品总共也只有4600多种,其中3000多种是中药。他认为,中药OTC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因为中药有着数千年的临床使用经验,疗效确切,在消费者中有认知基础。但是,中药OTC也存在不利于消费者识别的问题,如胃寒、体虚之类的传统表述方法,让购买者摸不着头脑。他建议企业在中药OTC的外包装上,增加科普型的症状表述,以利于消费者自我判断、购买。

   

  对于西药OTC,王伟表示,美国FDA是通过遴选确定OTC药品,跨国制药企业在处方药专利到期时,会积极选择合适的品种向OTC转换,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通过这种转换,可延长药品的生命周期,把处方药因失去专利保护、面临仿制药竞争而造成的销售损失减到最少。而在转化过程中,需要企业付出大量成本,OTC药品的适应证会与处方药有所区别,使用方法和说明书都必须更加通俗易懂,转换的手段和实施程度都要重新审批。因此,一种新的OTC药品诞生并非易事。而国内企业的专利药数量很少,也就缺乏遴选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