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靠现代化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双管齐下,进口银杏叶制剂在国内银杏叶制剂市场占据了主要份额,尤其是银杏叶注射剂销售额一路领先。但在国内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后,目前已经逐渐扭转了洋药主导市场的局面。在2007年国内医院中,进口银杏制剂仅占有5.16%的份额,而国产品银杏达莫注射液占了46.32%,舒血宁注射液占了36.95%,国产口服银杏叶制剂占了11.47%。
国内竞争白热化
在我国医院市场中,银杏叶制剂已是现代中成药中十分抢眼的品种,牢固地占据了医院市场的一席之地。有统计分析,2005年,国内医院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用量已达4450多万瓶(盒),2006年增长到6345万瓶(盒),2007年用量已达9100多万瓶(盒),同比上一年增长了44%,3年平均增长率为42.12%。
在医院市场用药金额的强劲增长下,2006年国内医院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用药金额也比上一年增长了25.75%,2007年又比上一年增长了43.52%,总金额超过了30亿元。分析2006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四季度国内医院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用药金额走势:2007年第二季度用药是一个峰值,而其他各季度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
2007年,国内医院银杏叶注射剂总体用药规模占据了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的86.48%,同比上一年增长了55.97%,比2006年的增长率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也是神内科、心脑血管科室用药名列前茅的品种。至2007年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发的舒血宁注射液共有9家,银杏达莫注射液为5家。
在国产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的大举进攻下,进口药物所占据的份额却逐年减少,国内医院银杏叶提取物制剂进口品牌在用药中的比重已从2004年的12%下降到2007年的5.22%。随着行政保护的失效,德国威玛舒培大药厂的金纳多近几年的用药量已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口服剂技术助长
近两年,银杏叶提取物口服释药技术发展较快,临床应用的口服制剂已有银杏叶片、银杏叶分散片、银杏叶胶囊、银杏叶软胶囊、银杏叶丸、银杏叶滴丸、银杏叶颗粒、银杏露、银杏叶酊、银杏叶口服液等10个剂型。由于使用银杏叶制剂所需疗程较长,故其市场用药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2007年,国内医院银杏叶提取物口服制剂占据了银杏叶类药物的13.50%,同比上一年用药增长了11.16%;在诸多剂型中,仍以银杏叶片剂、银杏叶胶囊和银杏叶滴丸居前3位,占据了口服制剂的98.62%的份额。
据悉,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约90家银杏叶提取物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银杏叶提取物(EGB)总产量在100吨左右,比上世纪末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由于目前SFDA颁发的生产批文仅为上海杏灵科技药业的中药原料药银杏酮酯,其他只作为银杏叶提取物生产,产品部分用于出口和作为口服制剂的上游产品。据国内医药商业部门统计的数字,目前适合中国药典标准、可用于生产银杏制剂的国产EGB年销售量仅30多吨。而且国内高端产品还需采用进口原料药生产。
2007年,供应国内样本医院的银杏叶提取物口服剂的厂商有34家,约占持有生产批文企业的35%,江苏扬子江药业的依康宁、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的百路达、贵州信邦制药的银杏天宝依次排在前3名。
[1] [2] 下一页
【我要评论】
【大 中 小】 【打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