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记者 王允巍)“希望今年的两会能多关注民生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在国家机关工作的滕建枫已经改了四次QQ签名,表达自己的“两会心情”。
从1999年第一次“两会上网”,到2009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网络问政”,再至如今QQ、微博里互动频密的“两会心情”,互联网走进两会14年来,已经成为表达民意的“大功率传声筒”。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内众多网站都推出互动栏目,如“我有问题问总理”、“提问人大代表”、“掌中看两会议政‘有态度’”等等,往往一家栏目就能汇集数万乃至数十万网民对两会的建言和心情。
在北京一家知名设计公司工作的王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觉得两会离自己很远,现在觉得两会离自己很近。”今年,王健最关心的是房价,他早早通过微博和微信发贴表达自己“两会声音”,还花费了不少功夫在网上填写了“我有问题问总理”的调查问卷。
在一些颇受欢迎的网络调查中,“社会保障”已经连续几年成为民众最关注的问题。今年两会,中国网民除依然关注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切身大事”外,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也随着PM2.5和雾霾迅速升温。
“鼓掌、笑脸、赞扬等表情是我在浏览网页时常用的”,来北京做电工的唐明告诉记者,他下班回到宿舍后,会用手机浏览网页,对一些代表委员提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外出务工人员顺利拿到工资”的议案提案,他常用各种鼓励的表情给予支持。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终端如平板电脑、手机上网的普及,令两会越来越平民化,不同群体、不同声音、不同期待通过网络媒体传达出来。中国草根通过互联网也有了直面两会、表达诉求的平台。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在两会前夕,我非常高兴同大家进行在线交谈。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力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和决策的民主化。”
现如今,中国已有5.64亿网民,各级政府部门“网络问政”逐渐普及,两会与普通民众之间的交流渠道益发顺畅,网络已经成为中国民众反应民意的“大功率传声筒”。(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