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成都街头冷清的烟花销售点。
除夕夜,成都市民燃放的烟花比往年少了不少。
雾霾重 烟花冷
鞭炮出路在哪?环保烟花或待十年后
@华西都市报:
因为雾霾原因,成都今年春节的夜空颇冷。不少“黄房子”的摊主也大倒苦水:今年多半要亏损了。
一边是传统年味,一边是环保的大势所趋,烟花的出路在哪?有专家给出了答案,环保烟花应市或要等8—10年。
受雾霾天气影响,今年,“为了大家的呼吸,春节不放鞭炮”的呼声振聋发聩,也赢得了“春节期间,成都空气无一天污染,是近年来空气质量最好春节”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烟花销售摊主的叫苦。
今年春节,成都、北京、武汉等大城市的烟花爆竹销售遇冷。有媒体报道,成都一烟花爆竹销售点老板预测,今年七成销售点会亏损。
A 烟花遇冷
成都市民:除夕夜火炮静悄悄
上班第一天,家住成都理工大学附近的王先生向同事感叹:今年终于过了一个清静年。往年除夕夜,晚上11点半以后,他必须关紧窗户挡住屋外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以及浓郁的硝烟味道。今年除夕夜,他感觉屋外的动静少了一大半,声响和空气味道都在他可接受的范围内。当晚,他带着老婆和孩子到小区外,买了50元的烟花爆竹“意思意思”。次日清晨,他在小区内外几乎没见到大箱烟花垃圾的痕迹。
省烟花爆竹协会:大城市放炮更理性
据四川省烟花爆竹协会秘书长谢仕纯介绍,四川既是烟花爆竹的主要消费区,也是烟花爆竹主要生产区,每年产值30亿元左右。
“但从消费情况看,大城市一般比较理性,燃放量都不大。”谢仕纯举例,成都每年春节的消费量在100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远不及一些二级城市。
今年是成都市烟花爆竹解禁的第五年。从2009年起,在市区的烟花爆竹销售点的规划点位由934个逐年下降到今年的672个;实际申请点位也由当初的487个反弹至500多个又回落到了480多个。“这组数据反映了成都人消费烟花爆竹的理性特征。”一安监系统工作人员说。
不过,烟花公司并不认同媒体报道的烟花遇冷新闻。成都吉顺烟花公司办公室主任罗春雷说,烟花爆竹的销售情况历年都是除夕不如正月十五,“等过了正月十五再盘点,那才是最真实情况。”
123下一页
B 现实很难问题1:烟花国标重安全轻环保
“国家对烟花爆竹的有关标准中,对安全因素的考虑远大于环保因素。”中国烟花爆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赵家玉说,上世纪90年代,他就提出了中国烟花爆竹不仅要安全也要环保的理念。“随着对环保关注度的提高,国家在制定标准时更应注重环保因素。”赵家玉说,令他有些遗憾的是,即将修订的烟花爆竹质量国家标准中,虽引入了一些环保因素,但考虑得还是不够充分。
四川广汉金雁花炮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祥贵也认同赵家玉的观点,他同时认为,作为厂家应顺应环保潮流,研制出大量环保烟花。
而在省安监局监察专员何晓燕看来,四川的烟花爆竹厂家经历了产业整顿提升改造工程,总体形势比较安全。随着时代发展,国家对烟花爆竹的管理也在发生一些变化。
记者在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10631-2004)中看到,明确“产品禁止使用氯酸盐(烟雾类、摩擦类除外);产品禁止使用砷化合物、汞化合物、没食子酸、苦味酸、镁粉(含镁合金粉、改良镁粉除外)、磷(摩擦类除外)。喷花类、线香类、造型玩具类、摩擦类、烟雾类、爆竹类、旋转类、吐珠类产品禁止使用铅化合物和六氯代苯。”等内容。
然而这种积极的变化,在专家看来,依然是“更多考虑的是安全因素,对环保因素考虑得远远不够。”
问题2:劣质烟花推高污染指数
还有专家认为:集中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污染加剧,除集中释放消费需求外,还与大量不合格、非法烟花爆竹流入市场被燃放有关。
来自人民日报的消息:2012年,北京共查获非法烟花爆竹1.8万箱;今年截至1月15日,已查获约1.3万箱。这样的“打非”成果,是在“北京每个零售点都安置了6个监控头进行严格监控,违法销售会被取消销售资格”的管理下取得的。事实上,由于渠道隐蔽,非法烟花爆竹具体销量难以估计。
记者从相关职能部门暂未获悉最近几年四川的非法烟花爆竹数量,但有烟花爆竹厂家负责人分析,这个数量不低于市场总供应量的30%至40%。
问题3:环保烟花生产成本太高
同时,记者从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脚印”等烟花的北京优力达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延文处获悉,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节会期间燃放的专业烟花,具有燃烧充分、污染较小等优点,可谓环保烟花。
“其化学成分不一样:普通烟花成形靠爆炸,这种烟花成形则靠燃烧:几乎在瞬间实现充分燃烧,可实现无烟。”陈延文说,但用这种方式批量生产出的烟花,成本是普通烟花的十倍。比如,一个大脚印的成本就达22万元。
尽管难度很大,陈延文还是对环保烟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他将这种期待寄望于科技的进步:科学家发明出新型材料替代传统材料,以实现环保烟花成消费主流的路径。
上一页123下一页
C 未来在哪
环保烟花:8至10年有望全面突破
10多年前,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国家烟花爆竹标准化委员会委员、核心专家成员赵家玉已开始着手研究环保烟花、寻找黑火药的替代材料。其目标定位于:燃烧时几乎没烟雾或微烟雾。赵家玉透露,这项技术2014年有望在江西浏阳的一些烟花爆竹厂进行小批量生产。他估计,要全部解决环保烟花问题估计还需要八至十年时间。
最新进展:今年将修订国家标准
赵家玉说,“我们建议今后组合烟花每支单筒直径、用药量都要缩减,整盘烟花用药量不超过1200克。这个意见已上报有关部门,有望今年3月份在全国实施。”谢仕纯也参与了新国标的拟定工作,他认为,新国标对烟花爆竹的口径大小、尺寸、总含药量以及药剂等都有了明确规定,只要厂家按照新标准生产,产品将会更环保。记者手记放烟花要气氛也要健康
记忆中,每年春节都是“烟花烟花满天飞”的景像。小时侯,我喜欢看烟花绽放的美丽,但长大了再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闻到浓烈的硫磺味儿,感觉夜空的美丽打了折。
烟花爆竹变与不变?国家标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新国标或将在今年3月份对外公布,但新国标到底考虑了环保几何?我们拭目以待。声音民俗专家:用电子鞭炮替代行不行?
民俗专家袁庭栋认为,春节放鞭炮是中国多年留下的传统,但燃放烟花会让空气污染加剧。“民俗应传承,但为了环境,大家只有暂时克服一下。”袁庭栋说,从古至今,过春节人们更在乎的是团圆,而不是比赛谁燃放的烟花爆竹更多。几年前,他看到关于研发出电子鞭炮的新闻就觉得:“利用高科技手段来传承我们的文化习俗是两全之策。”
“习俗是可以随着时代改良的。”市民赖先生也说,在没有鞭炮的古代,人们燃烧能发出巨响的竹子;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发明了鞭炮并延续至今;随着中国的城镇化,遇红白喜事全放鞭炮不那么方便了,人们又选择踩气球和电子鞭炮来替代。在赖先生看来,踩气球无异于回归到古代的烧竹子;而使用电子鞭炮则是民俗理念的又一次革新。
现象
8岁男孩玩烟花引燃衣服被烧死
“少,少多了。”昨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住院总医师,说起春节期间病患的收治情况。虽仍有因“吃坏、喝坏、玩坏”而就医的患者,但鞭炮爆炸伤、烧伤,酒精中毒及大吃大喝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病例比起往年,有明显下降。据统计,该院春节期间急诊接治了29名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患者,其中一人死亡,21人眼部受伤、4人眼球摘除、7人烧伤。
“今年被鞭炮炸伤的病人比起往年少了一半。”昨天上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住院总医师,在查看了今年春节期间接诊数据后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急诊科住院总医师则说:“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七,急诊接到的相关病人,转入烧伤科8名,转入眼科21名。”其中,眼科收治的21人全为烟花爆竹炸伤患者,占到了春节期间眼科急诊病人总数的56%。其中,遂宁一名8岁男孩因爆炸的鞭炮引燃了身上衣服,导致其全身96%的严重烧伤,在除夕夜,这名男孩不幸去世。
除炮伤患者减少外,今年大吃大喝导致入院的患者,在华西医院,也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华西都市报记者 程渝 摄影 陈羽啸)
上一页123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