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新春见闻:竹唢呐新春吹响“竹”文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06/2013 18:46: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四川大竹1月6日电 题:竹唢呐新春吹响“竹”文化

  作者 殷樱 张浪

  “滴哩哒啦,滴哩哒啦……”阵阵唢呐声震天撼地,时而高亢嘹亮,时而悦耳动听,音调喜庆热烈。6日,5名农民竹唢呐吹手在四川省大竹县月华村敬老院进行新春慰问演出。口鼻同吹四只竹唢呐、倒立吹奏等演奏方式让敬老院的数十名老人啧啧称奇。

  敬老院83岁的陈中思对这场竹唢呐表演赞叹不已。“这些竹唢呐是我们当地独有的,作为婚丧嫁娶的必选乐器,勾起了我很多过往回忆。”陈中思说,现在吹竹唢呐的人少了,这个新春能再听到,很开心。

  据老人陈中思回忆,每逢乡里乡亲有了红白喜事,都会请吹鼓手吹奏营造气氛。很多时候,在同一人家就会遇到几路吹鼓手,大家在一起相互较劲儿,你方吹罢我登场。最初比声音大、曲调多,后来,看见别人能一口吹两个唢呐,他们就琢磨吹三个、四个,直至发展到用鼻子吹或口鼻同吹。

  竹唢呐源于盛产竹子的大竹并深深扎根于民间,吹奏方式独特多样,仅川东大竹独有,已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在敬老院见到,5位唢呐吹手吹奏时双眼瞪圆,腮帮忽鼓忽瘪。竹唢呐第23代传人48岁的胡知全告诉记者,竹唢呐用当地的罗汉竹制作而成,唢呐上只有6个音孔,较之一般的唢呐8个音孔少了两孔。“主要是我们会耍很多花式。”

  “吹竹唢呐比一般唢呐要难,重点在于气息的控制。”胡知全说,吹唢呐要的是“气”,但是也不能全靠蛮力,必须讲技巧,比如用气流控制来变音等。“这些小技巧只有我们当地人才知道,因为我从小跟竹子打交道,知道怎样运用它才能吹出美妙的声音。”

  月华乡文化站站长廖代芳介绍说,竹唢呐的吹奏可追溯到700多年前的明代。当地人之所以会选择用竹子做唢呐,跟当地的地理环境分不开。据了解,大竹县因“竹多竹大”而得名,旧县志载:“竹地多竹,故以大竹名县”。大竹县竹林面积占林地面积47.9%,成片面积为川东之最。

  作为这项技艺的第24代继承人,20岁的胡高辉是唯一一个会竹唢呐的年轻人,胡高辉是听着父亲胡知全吹唢呐长大的,父亲的竹唢呐是他童年最喜欢的玩具。“喜爱竹唢呐,也是因为我们当地人对竹子有一种热爱之情。”胡高辉说。

  “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有着深深的‘竹’情结。”大竹县文化馆副馆长甘在林说,在大竹,竹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大竹人具有传统的植竹习惯,种竹、爱竹、食竹、娱竹、赏竹,竹子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不过,在现代文化的激烈冲击中,原生态“大竹竹唢呐”出现生存危机。甘在林表示,老一代乐手锐减,年青一代价值取向转变,追求时尚娱乐,热衷西洋铜管乐、摇滚乐等。欣赏、传承古老器乐的热情正在丧失。

  长期以来,大竹县竹资源主要利用于农村生产用具、竹手工艺品(如凉席、茶几、沙发、书架)等。大竹县林业局局长李明慕认为竹资源发展还比较落后,主要还是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李明慕表示,大竹正在筹备2013年中国·四川生态旅游发展论坛暨首届四川大竹竹文化生态旅游发展论坛。他期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进一步推广弘扬大竹县竹文化,发展壮大竹产业和生态旅游业,让大竹“大地之竹”名副其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