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春运见闻:车辆乘务员老杨28年春节不回家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04/2013 19:45: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太原2月4日电 题:春运见闻:车辆乘务员老杨28年春节不回家

  作者 任丽娜 项荣

  从早到晚,老杨的工作地点就是在火车上,今年已经近六旬的他,干铁路这一行已经28年。28年来,老杨春节这一天由于春运均未能与家人团聚。中新网记者记录下了他工作的艰辛。

  老杨名叫杨明增,是太原车辆段大同运用车间的一名车辆乘务员,3日他和另一名乘务员担当K7807次的值乘任务。当日凌晨5:30分,老杨准时来到库检值班室,听取值班员的传达指示后,老杨整理好工具材料出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5:45分,老杨戴上老花镜,拿好“五大件”(扳子、改锥、钳子、尺子和检点锤),插上防护号志,开始对列车进行库内技术检查。老杨的眼睛不太好使,看东西不清楚,为了不放过车辆设备隐患的蛛丝马迹,他专门配了副老花镜,每次出乘总是先把它带好。

  冬季,停放列车的股道间结着光滑的冰,老杨一边小心地向前走着,一边不时地用检点锤敲着车下走行部和悬吊装置,仔细地听看,“走行部和制动系统是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大意!”老杨严肃地说。

  7:39分,K7807次列车正点驶出大同站,老杨在列车尾部担当运转车长,精神高度集中,仔细听着对讲机里不时传出的车站和列车司机呼唤应答声,K7807次列车单程运行12小时52分钟,中间停靠17个站,每到停车站前、出站后老杨都要与司机核对尾部风压,进行车机联控,防止旅客列车发生放飏等意外情况。

  10点刚过,列车工作人员开饭了,由于这趟车经济实惠,横跨山西南北,经常超员严重,从尾部到餐车走个来回需要1个多小时,容易误报漏报风压,所以每次出乘老杨都带几个饼子,遇到列车超员,他就吃个饼子喝点水,一直坚持到下午16点开饭。

  14:00列车到达太原站,老杨下车对列车下部及车辆轴温进行全面检查,类似的作业一路上共有5次。列车开出太原后,老杨与另一名乘务员办理完交接,开始担当起车辆乘务员的职责,每隔两小时对全列17节车厢进行一次巡视,记录相关数据。

  这时列车正线发生了漏电,面对车厢内挤得水泄不通的旅客,老杨立即对全列车进行逐辆查找,凭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在最后一节车他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所在:车厢灯开关接线磨破搭在了柜门上。他及时排除电气火灾隐患,制住了“电老虎”。

  从29岁算起,老杨干铁路客车这一行已经28年了,几十年如一日,凭着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老杨发现处理了不少故障隐患,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老杨虽然已经57岁了,干起工作来却样样不输年轻人,由于工作出色,业务精通,2012年他连续夺得全段春、暑运杯劳动竞赛二等奖,是职工心目中的楷模。

  夜幕降临了,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老杨不禁调侃道:“今年虽然不走临客了,却赶上除夕走车,只好在运城过年啦!”原来,往年每到春运老杨都被抽到南方局支援临客,一走40天,不能与家人团聚。

  今年,领导考虑到老杨的身体,不支持他去援外,不曾想正好又赶上大年值乘了。为此,老杨的老伴没少唠叨:“都快退休的人了,你还图个啥?”每到这时,老杨总是呵呵一笑:“都快退休了,我总不能给单位拖后腿吧?再说了,以后想上班也没机会了。”老伴儿看他“顽固不化”,渐渐地也就不再说了。

  20:33分,K7807次列车顺利到达运城站。稍歇片刻,利用列车停留时间,老杨开始对损坏的车辆上部服务设施进行修理,为4日的返程做准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