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员会“关于完善公共交通体系,让首都不再成为‘首堵’”的一份调查性书面发言,引起与会代表的关注。
这份书面性发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总量不足,空间布局不均。发达国家特大城市公交出行的比例一般在50%~80%之间,北京市只有44%的比例。此外,北京市交通出行环境还表现出显著的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分异。从空间分布来看,五环以内公共交通的普及率较高,站点密度较高,但存在较多重复设站的现象;而在城市外围,公共交通的普及率有待提升。另外是换乘不便,降低了服务效率。不同的交通方式或不同的交通线路间没有形成衔接合理和相互依托的关系,地面公交之间,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轨道交通之间,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之间的换乘不够便利,乘客在选线方面受阻,无法实现“无缝式”的交通出行,直接成为影响公共交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行车不准时。受道路状况的影响,公共交通很难保证准点率,居民乘车和候车时间比较长。特别是在高峰出行时间,车内拥挤,满载率较高,乘客的舒适度较差。运营设备落后。虽然北京市路面公共交通车辆已经陆续更新,但在市区主要的公交车中,仍存在性能落后、噪声大、密封性差等诸多问题。地面公交的停车点,以及候车的中途停靠点等配套设施也严重不足,遇极端天气,乘客安全得不到保障,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出行更加不便。三、运营手段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在运营调度组织上,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无法了解道路状况,不能准确掌握车辆运行状况,如行车位置是否正点,司机操作是否规范,乘客数量、各站台候车人员数量、车辆运营状态等信息掌握不够及时,容易造成调度措施被动滞后等问题。部分公交站点缺乏专用停车港湾设计,也没有专业人员的调度管理,乘客候车秩序混乱,导致停车时间过长,妨碍了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
发言建议:一、优化设计,改善公共交通布局。应在调研居民出行路径和出行地点的基础上加强规划,提高公交站点800米范围内的覆盖率。改变客流量较大的快速公交站点位置,将车站移至人行横道附近,提升出行效率。对于五环外公共交通覆盖率总体较低的区域,新增公共交通站点,提升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对公交线网进行优化调整,减少重复线路,扩大覆盖范围,继续建立以快线网为骨架、普线网为基础、支线网为补充的三级公共交通网络。同时, 要特别重视增开社区公共交通线路,推行“最后一公里”工程,最大限度地延长地面公交以及轨道交通的服务半径。二、改进服务,提高出行质量,保障公共交通的路权优先,在现有道路上增加公共交通专用道。在高峰时段的重点地区,可以适当延长公交车专用道的使用时间。保障交通的通畅性,提高公共交通的准点率,减少居民出行时间,以此加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高峰时段,加强地面交通与轨道交通的发车频率,以及对重点地区的交通调度和调控,缩短居民候车时间,使长距离出行居民有座可乘,提高出行舒适度。三、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运营能力。落实《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借助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建设全路网智能监控体系,推动各类交通信息共享,实现联动管理。(记者马北北)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