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湖南“垃圾围城”现象逐渐缓解 处理工艺呈多样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1/15/2013 00:01: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沙1月14日电 题:湖南“垃圾围城”现象逐渐缓解 处理工艺呈多样化

  记者 李俊杰

  污水横流、恶臭扑鼻、水体及土壤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如何来破解城乡垃圾简易填埋后所形成的“垃圾围城”现象?

  中新网记者14日从湖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了解到,通过近4年的努力,目前,湖南省共有112座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基本上实现了全省县级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的目标。

  垃圾污染成社会关注焦点

  湖南省住建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易继红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湖南省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滞后。截至2008年底,全省仅有17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37.3%,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

  此外,大部分生活垃圾经收集清运后,未经无害化处理简单露天堆放,缺乏必要的卫生防护条件和防疫措施,污水横流、蚊蝇滋生,垃圾中的有害成分经风化、雨雪冲刷浸泡及地表径流的侵蚀,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对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严重,恶化周边人民群众生活和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环境面貌和现代化建设水平。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对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呈加剧趋势,城镇生活垃圾污染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多样化处理改善城镇环境

  易继红说,面对严峻的形势,湖南省政府于2009年3月印发了《湖南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方案》,以此为标志,“全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专项行动”正式拉开序幕。根据《方案》,全省计划投入61亿元,建成102个垃圾处理设施项目,新增日处理能力2.61万吨,实现全省县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

  从2009年3月到2012年12月,历时1300余天,计划新建的102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3亿元,新增日处理能力2.33万吨、日分选能力1000吨,日转运能力810吨。除个别项目因特殊原因暂未完工外,规划内项目均已按期完成,实现了全省县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的目标,顺利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

  通过近4年的努力,目前,全省共有112座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其中4座属改造扩建项目)投入使用,覆盖29个设市城市和69个县城(含6个县级管理区),日处理能力达到4.03万吨。2012年,全省城镇生活垃圾年清运量达到927.11万吨,无害化处理量763.32万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82.3%,比2008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

  据了解,目前,湖南省垃圾处理项目中,处理工艺呈多样化。其中,常德市、株洲市在全省率先采用焚烧发电处理工艺;嘉禾县、东安县等地采用以焚烧为主的综合处理工艺,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同时,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建设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成投运,有效解决了垃圾私拉乱倒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垃圾二次落地造成的环境污染。

  易继红表示,如今,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垃圾围城现象一去不返,城镇环境面貌得到很大改善,随意堆放的露天垃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摆放有序的垃圾收集容器。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发展,重点突破餐厨垃圾处理、存量垃圾治理、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焚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领域,进一步提高建设投资效益、设施运行效率和行业服务质量,为全省节能减排、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易继红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