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沙1月10日电(记者 傅煜)连日来,引发广泛关注的“记者假扮流浪汉长沙救助站内遭殴”一事持续发酵,在双方各执一词的回应声中,如何让流浪人员得到更好救助,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
近期,两名流浪汉接连被发现冻死在长沙城区桥下。“他们缘何拒绝温暖不去救助站?”为解开这一疑问,7日晚,此间某媒体记者戴鹏乔装成流浪汉“流落”长沙街头,随后被民警护送到长沙市救助管理站。
“他们一直逼问我姓名、住址、家人联系方式,因为我装扮的是聋哑人,就一直未说话。”据戴鹏描述,救助站工作人员在简单询问一番后,就“无缘由”对其进行殴打。
此消息一出,舆论对长沙市救助站“暴力救助”的质疑声四起。长沙市民政局随后召开发布会,坚称救助站并无违规行为。“工作人员多次询问其身份并果,在误以为其精神异常,担心其口袋有危险物品的情况下,才无奈上前制止可能发生的过激行为”。
10日,长沙市救助站站长黄智谋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工作人员对求助者进行身份甄别和相关信息确认,完全符合政策规定,不妥之处是问话时语言不够艺术,并发生了身体接触,但也是事出有因。“我们将思考今后如何让每个救助环节更加合理完善,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
对于一些流浪人员拒绝温暖的缘由,黄智谋说,有些流浪者过惯了自由的流浪生活,而一些以拾荒为生的流浪者,需要四处奔走才能拾到废品,无法在一个地方固定生活。此外,按相关规定,救助站只能为求助者满足衣食住行医等临时需求,不能提供现金支持,一些流浪人员因此选择继续流浪。
不过,在黄智谋看来,拒绝温暖者毕竟是少数。近年来,长沙市救助站平均每年救助的对象达25000人次。而记者当日在长沙救助站采访期间,至少看到3名流浪者被警方送到此地。在工作人员的反复询问下,一名疑似精神病人或不言不语,或答非所问。“来这里的一般身体残疾或有精神问题者居多。”护送这名流浪者前来的民警说。
2003年,收容遣送制度的取消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行,让流浪者获得帮助的可能大为增加。在人们纷纷为之拍手叫好时,也有舆论指出,从当前情形看,城市救助站更多起到的是一种“转送”作用,意味着他们并无必须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压力,也不试图提供延伸式的救助措施。因此,不被监督的“暴力行为”也就随之发生。
“一项制度转变从零开始,若要兼顾各方各面,需要时间来不断完善。”黄智谋表示,作为一个临时救助机构,救助站仅是整个救助体系中的一环,“比如临时救助过后,下游的事情谁来做,还需相关制度配套”。
他举例说,一些流浪儿因父母离异等家庭变故被救助站接收、临时监护,但如何对他们进行后续帮助和支持,仍有待解决。“求助对象情况复杂,需求不一,目前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内容,还不是很适应社会发展和民众需求。”(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