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勤劳的手,一颗朴实的心。
董叔用这些家伙什慢慢筑起幸福生活。
24年如一日,补鞋匠董叔总是风雨无阻地出现在西关老街里。一部补鞋机,一把遮阳伞,外加剪刀粘胶纤维线,董叔凭着这几件“装备”和过硬的手艺,为街坊们补了24年鞋。假如按照一天七八十双来算,这么些年下来,经董叔之手修补过的鞋子,多达七十万双。
“一切为了孩子。”董叔说,虽然生活辛苦而忙碌,但他和妻子相知相守,从无怨言。如今,他们在广州荔湾区和河南老家各有两处房产。董叔期盼着孩子们成家立业的那一天,他和妻子可以停止忙碌好好享受生活。
每天补鞋七八十双
老西关的这个角落是补鞋匠董叔的半个家,他每天在这里要待10多个小时。董叔说,现在他的生活十分“规律”,6点多起床先在家干两个小时活,9点多再拎着工具出门摆摊,除了下午3点多回家吃个午饭外,几乎一整天都坐在小板凳上干活,直到夜幕降临才收工返家。记者看到,董叔的摊前,来补鞋的街坊络绎不绝,他的双手几乎没有停下来过。
手艺靓人品好
生意越来越好
董叔今年47岁,在老街帮人补鞋已经24年。因为露天工作,上无片瓦,他肤色黝黑。因常年与胶水鞋油接触,一双手异常粗糙,指甲缝里满是黑色污垢。24年前,还是毛头小伙子的他从老家河南驻马店来到广州打拼,当过装修工跑过运输,但都挣不到钱。跑运输的面包车被偷后,他决定拾起爸妈教的手艺,帮人补鞋。董叔说,家中父辈是做布鞋的,自己耳濡目染,很早就学会了这门手艺。
因为租的小平房在恩宁路上,董叔便在附近摆起了补鞋摊。起初客人不多,赚的钱勉强可以维持生活。一年之后,情况明显好转,生意开始红火起来。手艺靓、价钱平、人品好,让董叔的生意越来越好。找他补鞋多年的街坊陈姨告诉记者,董叔补鞋手艺过硬,为人又本分,从不乱要价,大家都喜欢找他补鞋。董叔笑着说,自己嘴笨,从来都是一口价,实在价,鞋要是不能修,也从来不会欺骗顾客,“要是修了穿不过一个月,我都会跟他们说不要修了。”
在习惯补鞋多年,董叔跟附近的街坊都认识,大家也愿意照应他的生意。这些年来,找董叔修鞋的客人有增无减,而且多是回头客。“现在每天大概要补七八十双鞋,一天下来,手酸疼得厉害。”董叔说。在和记者聊天的一个小时里,已有二十多位客人上门修鞋。多数客人都跟董叔很熟络,把鞋放下问句什么时候来拿,价钱也不问就离开了。其中,有些顾客还是已经搬去别处居住的老街坊,特意过来找董叔补鞋。
夫妻俩一条心
生活越来越好
董叔的补鞋生涯持续了24年,几乎从未间断。不问冬夏,不论晴雨,董叔每天都会准时支起补鞋摊,每年只有过年才休息两三天。下雨时在旁立把大伞,天冷就多穿件衣服。“小本生意,当然要多干一点。”董叔说。
“这些年,我老婆跟着我吃了不少苦。”说这话时,董叔有些不好意思。妻子是他的高中同学,比他晚一年来到广州。二人婚后,起初只能租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单间里。妻子一开始和他一起补鞋,后来在附近开了间卖烟酒的士多。“早上6点多出门,凌晨2点才能回家。”因为开档口太累,董叔的妻子今年关了档口,但也闲不下来,又找了两份工:白天在设计公司做清洁工,晚上到餐厅当服务员。“她太辛苦,每天工作时间比我长。”董叔体谅妻子工作劳累,平日做饭做家务都会帮妻子分担一些。
为孩子有劲头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董叔希望能把两个孩子都送出国留学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是董叔夫妇二人辛苦打拼的理由。他说,他想为儿女赚来学费,还希望他们日后的生活有保障。
1992年,董叔和妻子迎来了儿子的出生。两年后,他们又诞下了小女儿。因为夫妇二人忙于打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在女儿一岁多的时候,他们把两个孩子都送回了河南老家,由家人帮忙照顾。每个月初,董叔都要把两个孩子的生活费汇往老家。新学年开始两个孩子的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让董叔夫妻俩感到欣慰的是,一双儿女打小就乖巧懂事。董叔说,“儿子今年高考,成绩离一本线差一点,儿子坚持要复读。女儿在读高二,也很听话。”
“当然想把孩子留在身边,可是我们两个人实在没有时间照顾他们。”提起孩子,董叔的妻子打开了话匣子。她非常想念在老家念书的两个孩子,可是只能在电话里听听他们的声音。她说,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夫妇俩回家过年,孩子已经认不出他们了。“走的时候,他们也没什么感觉。”这件事一直窝在董叔夫妇心中,想起来总是难受。
“只要孩子愿意读书,我跟妻子都会供他们读下去。”董叔说,他现在的心愿是能把两个孩子送出国留学,让他们出去看看世界多历练一些。他还告诉记者,夫妻俩都买了社保,就是为了以后不给儿女增加负担。“只要孩子过得好,我们的辛苦不算什么。”
等老去有盼头
等两个孩子都成了家,我就不补鞋了,带着老婆出去旅旅游,在家享享福”
2005年,董叔夫妻俩在恩宁路附近买了两套小房子,“面积不大,加起来100平方米左右”。“要是以后孩子想来广州发展,就不用为房子发愁了。”董叔说,他下决心买房,也是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
虽然房子面积都不大,但两套房加起来的价格也不低。董叔很坦然,说补鞋一双可能挣个几毛钱,最多挣几块钱,赚得不多,但是自己和妻子平日里非常节俭,能不花钱的地方从不花钱。积少成多,十几年下来攒的钱也够买房子了。现在,夫妇二人的一日三餐以北方面食为主,经常早上煮一顿吃一整天。离家不远的上下九步行街,两人二十多年没去过几次,“哪有时间去”。
日子越过越好,但董叔和妻子依旧没有闲下来的打算。他们说,家里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两个还没上大学的孩子,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前些年,夫妻俩又在河南老家城里和农村里各买了一套房,房子面积都在100平方米以上。“要是以后自己想回家养老了,也有个去处。”
董叔告诉记者,常常有人说他现在过得这么辛苦不值得,可他觉得自己正当壮年就应该好好干活,不光是为小家,也是为大家。“等两个孩子长大成了家,我就不补鞋了,带着老婆出去旅旅游,在家享享福。” (记者张丹羊 徐一斐 图/记者苏俊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