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博名在介绍当时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援助中国的设备。 肖光明 摄
7位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专家的群雕。 肖光明 摄
中捷产业园区具有东欧风格的五星级酒店。 肖光明 摄
中新网沧州12月18日电(陈国林 肖光明 崔涛)驾车行驶在去往河北沧州中捷产业园区的公路上,可以看到路旁堆起的白色盐堆,迎风摇晃的枯草,让人感觉一片苍茫。
然而,就在这样看似荒凉的地区,却蓦然出现一座让人眼前一亮的东欧风情小镇——中捷产业园区。有童话里城堡式的酒店、27洞的高尔夫球场,有上海世博会的捷克馆、斯洛伐克馆,医院、广场、民宅,无处不充满东欧风情,就连就餐时当地人也会向客人推荐产自欧洲的干红与干白……
“你好,布拉格”
“你好,布拉格。”世博欢乐园中,捷克馆的解说员刘小瑜对着一台类似电脑的机器喊话。
这位“80后”女孩告诉记者,她面前的机器是一种无线信息传输系统,可以将游客对捷克共和国的祝福记录下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老城广场(布拉格广场)上随机播放,让载满祝福的声音飞向东欧的美丽国度。
刘小瑜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中捷产业园区与捷克馆、斯洛伐克馆负责人签署协议,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两座国家馆及其展品整体搬迁至此。2011年11月20日,两馆在中捷重新开馆,并成为永久性建筑。
不尽如此,当地还开发了占地600亩、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的世博欢乐园项目。除两座国家馆外,还包括世博文化体验区、中捷友谊博物馆、世博长廊、中华风情体验区、欧洲风情体验区、欢乐岛等。不仅延续了上海世博的精彩,也成为辐射环渤海的世博体验窗口。
让中捷将上海世博会的捷克、斯洛伐克两座国家馆“迎娶进门”的,是一场延续半个世纪的友谊。
1956年1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朱德率团出访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捷克政府赠送中国一套共670件,可耕种10万亩土地的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当时中国政府把这些农业机械拨给河北省黄骅县的一个正在筹建的国营农场,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中捷友谊农场”。
在位于中捷产业园的中捷友谊广场的文化墙上,雕刻着时任总理周恩来给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理西罗基的一封信,周总理在信上写道:这一农场的建立,对于两国人民间交换农业生产方面的先进经验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并且将使我国人民间的友谊得进一步发展。
盐碱地上崛起的新城
中捷产业园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这座小镇坐落在渤海湾西岸,距北京240公里、天津100公里、沧州60公里、沧州港口20公里,全区面积268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4.2万人。
沧州是施耐庵《水浒传》中林教头发配过的地方,可见当时此地自然环境极为恶劣。中捷产业园区就是在这片“九河下梢”的盐碱地上建起来的。
据中捷产业园区党群工作部(宣传部)、组织部部长田永彬介绍,中捷原是国际合作型的大型农垦企业,现今隶属沧州渤海新区,也是黄骅新城的起步区。经过56余年的建设发展,中捷已成为全国现代化农业示范农场,并于2003年7月改制为省级开发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保留“中捷友谊农场”的名称。
62岁的古博名曾是一名“下乡知青”,1968年来到中捷友谊农场后一直工作生活在这里。他所从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开荒与种地。
“这里原来就是一片茫茫无际的盐碱荒滩”,古博名指着中捷产业园区办公室窗外的马路和楼房说。由于当时中捷农场的土地并不适合耕种,必须先挖沟排碱,对土地进行整理后才能进行耕种。而农田里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和小麦。
据古博名介绍,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第一批来到中捷农场开荒的生产队员住在一种叫“一窝龙”的简易窝棚里。这种窝棚先是在荒野上找个坡,然后从坡上往下挖,挖出一个一人多高的坑,上面用高粱杆扎成顶再抹上一把泥,这就是所谓的“屋顶”。这种低矮潮湿的窝棚就成了农场职工和干部居住的宿舍。
生活环境虽然艰苦,但也有让他感到自豪与骄傲的事情。
在他看来,在那个年代,和别的农场的人去开会实在是一件扬眉吐气的事。因为在别的农场里,都是用原始的镰刀锄头耕种,而中捷使用的却是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赠送的670台件现代化农业设备。
“当时三台联合收割机并排着在地里联合作业,收割完后马上就脱粒。这种情况,别的农场的人想都不敢想。”说起当年,古博名颇有些自豪。
据古博名介绍,由于农场既是企业又担负政府责任,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农场经营遇到困难。当时100多家企业大部分都有亏损。
古博名清楚的记得,当时他是农场的计划财务处处长,而农场的账面上总共才有300块钱。有一次,中捷农场招待前来慰问的客人,“因为没有白菜,招待所连普通的醋溜白菜都做不出来。”
现在的中捷产业园区,有五星级的酒店,有27洞的高尔夫球场,有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有自己的葡萄酒基地……“用自产的酒,自产的饮料,自产的罗非鱼招待客人,中捷人都感到非常自豪。”古博名说。
“80后”部长田永彬说,中捷农场的发展的历经了三个阶段:从建厂到70年代,以农业为主;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农场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创办企业,农业和工商业一起发展;90年代初期至2000年,农场所属100多家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2001年之后工业发展迅速,农业所占比例下降,中捷农场完成经济转型。
田永彬说,2011年,中捷全区社区GDP突破70亿,其中第一产业仅为1.2亿。
河北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尤其是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据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后,也给处于渤海新区中心地段中捷带来了新的发展。在中捷产业园区官方提供的一份材料中显示,2011年,中捷全区社会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人民币,GDP突破70亿,财政收入突破30亿,人均GDP接近东欧水平。
中国渤海湾与东欧:逐渐升温的友谊
古博名目前正在从事一项新的工作:建设中捷友谊博物馆。
据介绍,为了铭记这段友谊,中捷从2006年开始筹划博物馆,这几年收集到了大量的见证中捷斯历史的物品,并准备拍摄6个专题片。在已经拍摄好的专题片《友谊使者的足迹》中,记载了7位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专家在中捷农场生活的资料。
古博名说,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赠送给中国的设备有一部分现在还在使用。其他还能找到的设备都存放在仓库里,准备在博物馆里展出。
“那些老设备的螺母拧下来,里面的螺纹还是锃亮的。”古博名说。
记者跟随古博名来到他保存这些设备的仓库,看到了移动维修车、36行的播种机、拖拉机和人工增雨防雹高炮等设备。
据古博名介绍,最近几年,中捷产业园区与捷克、斯洛伐克的交流非常频繁。这两个国家的驻华大使经常来中捷农场访问。而在这两个国家的国庆日和使馆开放日,也都会邀请中捷农场参加宴会或者活动。仅2011年,就有30多名中捷产业园区的青年干部到这两个大使馆参观。
目前,河北乡谣葡萄酒酿造公司准备和斯洛伐克的尼特拉葡萄酒公司合作,在中捷产业园区建立葡萄酒酒庄,从斯洛伐克引进高档葡萄酒。
古博名说,在他的印象中,他所喝的葡萄酒就是“三精酒”,既糖精、色素、香精制成的。而从斯洛伐克引进的葡萄酒口感完全不同,是用专门酿制高档葡萄酒的酿酒葡萄制成的。
据古博名介绍,斯洛伐克大使馆驻华参赞、汉学家米洛斯拉夫·托莫经常来中捷农场,他是个中国通,汉语说得非常好。“我和他是老朋友了,经常在一起吃饭,我们喝斯洛伐克的葡萄酒也喝中国的白酒。”
2011年,斯洛伐克《七天之外》杂志社的记者来这里采访。斯洛伐克记者这样写道:“捷克”、“斯洛伐克”、“友谊”等词在这里几乎无处不在,从学校到超市,办公楼门外飘扬着斯洛伐克和捷克国旗;宾馆的墙上展示着中国和欧洲几十年友好往来的照片。中心广场也以友谊命名,广场上有四根巨大石柱,每根都有19.56米高,象征双方友好关系建立在1956年。中捷斯友谊纪念碑展示了最早来农场援助的技师形象……
东欧风情的“诱惑”
走在中捷产业园区的街道,东欧风情随处可见:一排排红顶黄墙的欧式建筑是企业的写字楼;一根根罗马柱支撑着友谊宾馆的大门;在夜晚灯火通明的盛泰国际酒店像童话里神秘的城堡;世界五大著名高尔夫球场设计师之一的罗杰·帕柯德设计的高尔夫球场吸引各方嘉宾和游客;在中捷产区园区的办公楼前,分别挂有着中国、捷克、斯洛伐克三国的国旗……
世博欢乐园捷克馆的解说员刘小瑜说,中捷还将建成一座仿造的“布拉格广场”。广场建成后,游客走过“查理大桥”,就可以领略不一样的东欧风情。这里还将建一座婚礼教堂,将最纯正的欧洲婚庆习俗带到中国。
“如果有可能,我也想尝试一下西方的婚礼。”还未完婚的刘小瑜有些期待地说。
家住沧州市区的刘勇和妻子带着5岁的女儿正在参观捷克馆。他告诉记者,5年前他曾来过中捷,那时候的中捷还没有像样的建筑。
“如今,在街上可以看到很多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感受到了在别处感受不到的文化。”刘勇说,葡萄酒,高尔夫,罗非鱼为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中捷的街道上,经常可以看到高鼻深目的欧洲人。居住在珠湖家园的71岁王金立老人说,他经常见到早上出来运动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他对此早已不觉稀奇。
正在上初中的张益维曾在2010年获得中国斯洛伐克友谊小学大使特别奖,斯洛伐克驻华大使亲自为她颁奖。2011年,她获得欧盟——中国青少年儿童书法比赛小组银奖。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个14岁的小姑娘这样描述中捷和捷克、斯洛伐克这些欧洲国家的关系。
她曾受邀参观斯洛伐克大使馆。自此,她也有了自己的欧洲梦想,希望自己能出国到欧洲学习,亲身体验欧洲的风情和文化。(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