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堡村,正在修补渔网的渔家女。 王洪山 摄
王洪山修复的渤海湾渔民老照片。 王洪山 摄
严冬时节,停靠岸上的冯家堡村南的渔船。 肖光明 摄
中新网沧州12月17日电(陈国林 肖光明 崔涛)他们自称渤海湾“最后的渔民”,日子过得“黏黏糊糊”。他们言语间依然忌讳出现“翻个儿”之类的词汇,大多数人有了汽车和城里的楼房。冬季封海时节,他们热衷于“跑工程”、“找事做”,闲下来也谈论生态、海权和家长里短。
又近年关,渤海湾阴雨雾雪天气持续。河北沧州渤海新区新庄回民自治乡冯家堡村,这个亿吨大港旁的小渔村,沉浸在怀念与希冀之间。
记忆渤海湾:鱼美蟹肥,吃海鲜就像“嗑瓜子”
驾车从渤海新区的黄骅港城区出发,十几分钟便到达冯家堡。还没入村,首先看到的是上百艘侧放在岸边小渔船,发动机已被防盗的主人拆走。旁边的小南河上,几艘铁皮船被冰水“困”在其中。
陈金祥说,在冯家堡村另一侧的北河岸,也停放着这样的小船。冬天,只要看到这些船,就知道到家了。
据介绍,这些渔船并不打渔,而是用来打捞米蛤,出售给养殖厂做饵料。因为严冬季节已经封海,这些船被拖拉上岸。村子还有100多条大型的出海渔船,目前停靠在不远外的南排河渔港。
冯家堡大约有4000多人,大部分人以打渔为生,少部分村民到附近的公司、工厂上班。今年50岁的陈金祥当过雷达兵,是滩涂养殖的行家,除了投资入股一家海水育苗厂外,还经常到天津、山东一带“跑买卖”。记者在黄骅港城区一家照相馆遇到他,他热心地带记者来到冯家堡。
照相馆的主人王洪山与陈金祥是朋友,也出生在冯家堡。他们说,以前的黄骅港是一片盐碱地,只有冯家堡和狼坨两个渔村。后来两个渔村又分成冯家堡、狼坨、渔沟和新村四个渔村。如今只有冯家堡人还出海打渔,其他几个渔村已很少有人出海。
王洪山的老宅推门就是大海。他说,小时候躺在炕上睡觉,醒来就能听到海浪的声音。那是渤海湾渔民的“黄金时代”,常常让陈金祥和王洪山陷入童年的回忆。
两人回忆说,小时候放学后,着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海边,脱光衣服举在头顶,涉水到渔船上找吃的。说到高兴之处,两人还将双手举过头顶,做出举衣服的姿势。
当时的大海里海鲜数量很多,个头也大得惊人。“4只虾就有一斤多,而且每只虾都有近尺长,一个人吃三四只就饱了。”
王洪山修复的一张老照片,真实记录了当时渔民晚归时的情景。机帆船上,满满一舱的大螃蟹,头戴“前进帽”、身穿中山装的老渔民一脸自豪,旁边的孩子也满脸欢喜。
至于渤海湾的特产梭子蟹,他们回忆起童年时的吃法时,也让记者感觉“奢侈”。“当时海家子没有青菜,菜就是螃蟹和大虾。满船的梭子蟹,我们只打开蟹壳,双手一挤,把里面的肉挤出来,挤满一盆后拿回家炒着吃。”
渔家孩子的零食也离不开海货。王洪山说,小时候上学,随身带的也是皮皮虾和蟹爪,“就像嗑瓜子一样吃”。
那时候,渔家“吃菜”时根本不吃蟹爪,只“招呼” 蟹肉。 大人要求孩子,吃完饭不能把筷子搭在碗上,也忌讳说话出现“翻个儿”一类的词。当地烙饼也不能提“翻个儿”,而是改成“划过来” ,所以有“海家子烙饼划过来”一说。
据介绍,当时“海家子”用的是帆船,比现在打捞米蛤的渔船还小,出海张帆叫“打蓬”,回家降帆叫“落蓬” 。“海家子” 行船要么顺水而行,要么逆浪而上,横穿浪潮最容易“翻个儿”。
渔民记录渤海湾沧桑巨变 自称“有图有真相”
“以前附近没有人烟,而是一片盐碱地。”在黄骅港城区的照相馆,王洪山曾指着所在的地方告诉记者。
1967年出生的王洪山,自称换过9种职业,包括教师、记者、商人等,但从没放下摄影。20岁的时候,他用捞鱼捞虾攒下的190多元“巨款”买了第一部相机,从此开始了摄影生涯并乐此不疲。无意中,这位土生土长的渔民成了黄骅港沧桑巨变的记录者,他也笑称“有图有真相”。
故事从1985年开始。那一年,沧州黄骅千吨级港口——大口河港口建设工程开工。一年后,河北省政府批准大口河港定名为黄骅港,两个千吨泊位码头同年建成并投入运营。
王洪山印象最深的是自己拍摄一座千吨级码头。为了拍摄一张码头冬季日出的照片,他曾用三天时间,在凌晨三点钟起床赶到海边。“穿着棉大衣,躲在石头夹缝处,终于在第三次拍摄成功了!”王洪山兴奋地说。
大港崛起,渤海湾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20年前,黄骅港3千吨级码头竣工。香港回归那一年,黄骅港朔黄铁路开工。2001年,第一艘轮船进港,黄骅港投产运营。10年前,第一艘外轮停泊靠岸。5年前,沧州渤海新区挂牌成立。1年前,黄骅港全年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跻身全国亿吨大港之列。
如今的渤海新区下辖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和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其中海岸线130公里,占河北省总岸线的四分之一。随着国务院批复《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渤海新区发展2011年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也提出“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和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
“大通道、大引擎”,“大港口、大产业、大新城”……从官方到民间,都在谈论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冯家堡世世代代的渔民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股大潮。原先的烂泥滩竖起了高耸入云的门机,海边熟悉的小木船变成了10万吨、20万吨级巨型货轮。“船老大”们开始买更大的船,到更远的深海寻找财富。
王洪山变得更加忙碌。为了拍到更多更好的照片,他先后更换了4辆汽车。他拍摄纵横交错的神华铁路,拍摄一个又一个港口开工或竣工,也拍摄风暴潮、龙卷风、渤海湾暴雪,拍摄他魂牵梦萦的的小渔村和熟悉的村民。他出版过一本摄影作品集,此前还在当地举办了一次摄影展。
在小照相馆里,王洪山曾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拍摄的部分照片。记者发现,他拍摄最多的是黄骅港的照片,主题最后归结为两个字:变迁。
“历史具有唯一性,应该得到重视,我想用手中的相机把它记录下来。”王洪山说。
冯家堡渔民:怀念“懒媳妇”,难忘贝壳堤
一排排民房伫立在路的两边,红色的屋顶格外显眼。公路上时有运输建材的货车穿过,冯家堡依然可以找到属于乡村的宁静。村落附近的虾池鱼塘毗连成海,颇为壮观。
搭乘记者采访车回家的陈金祥不断地诉说回忆。他回忆母亲用贝壳砂炒的花生,回忆小时候所有美好的事物,也回忆自己的爱情。他认为母亲用贝壳砂炒出来的花生最香,而在家里等待他的女人最美。
大约在30年前,陈金祥在山西空军某部当兵,回家探亲的时候“被相亲”。有人给他介绍同村比他大两岁的渔家女,也就是现在的妻子王金荣。他不乐意,媒人感觉很吃惊:“人家姑娘能把两筐马口鱼(约300斤)从小南河抬到家,这么能干的媳妇你不要?”本来有机会当志愿兵的陈金祥,不久退伍回家结婚生子。
王金荣17岁到天津“冷藏3号”轮船上做加工,出海一次要两个多月。随后,她到生产队养水貂、做鱼罐头。30年前开始搞“单干”,她又开始跟父亲的帆船出海。她说,一条船出海不能少于五六人,别人家都是壮劳力,自家弟弟年幼,她和三妹不服输上船凑数。即便这样,出海一天她家也能打1000多斤马口鱼。
她清晰地记得,当时只需要向海里打下几根木桩,布上渔网,鱼群就会被海水的潮汐冲到网里。
令王金荣印象深刻的,是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懒媳妇子”的鱼。她说,捕鱼时如果碰巧捕到“懒媳妇”,是自己最高兴的事。据王金荣描述,这种鱼浑身黝黑,没有鱼鳞,约有2米长。
陈金祥判断说,这应该是一种鲸类,因为是胎生。“但现在在海边,再也看不到它们了。”
陈金祥夫妇目前居住在冯家堡一栋有400多平米的二层小楼里,二人都上了养老保险、参加了新农合。渤海新区在黄骅港不远建设了渔民新村,冯家堡大部分渔民在此购买了楼房。陈金荣也购买了一栋,每平米1600元,但她打算留给儿子结婚用,自己还住在小渔村。
孩子们都不再以打渔为生,儿子在渤海新区的一家工厂里上班。陈金祥拿出百万元入股的海水育苗厂,总投资约500万元,养了10万尾舌鳎,近80万尾牙鲆鱼苗。陈金祥说,虽然今年刚刚投产,但已经卖出了一批鱼苗,收益80多万元,预计三年育苗厂能收回成本。
采访中,冯家堡人总的感觉是“小环境”变好了、生活滋润了,但对海洋生态环境还是有些担心。
陈金祥说,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住上二层楼,至于数码相机、数字电视、手机等,以前更是不敢想象。他希望渔村的街道规划得更整齐一些,村民的娱乐休闲活动更丰富一些,周边的环境更加优美,渔民的后代生活更有保障。“一个国家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问题也不可能一天两天解决,我们理解。但是有句话我想说:都知道人需要一个家,其实海洋生物也需要一个家。如果没有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见到的鱼类会越来越少,渔民后代恐怕将无以为生。”
王洪山也关心“大环境”的建设。他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希望今后经济发展能与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同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保护我们的海洋。”
让两人念念不忘的,还有村口的贝壳堤。
在停放渔船的小南河边,陈金祥指着远处的一片空地说,小时候,这里曾有过一道白色的贝壳堤,长有十多公里,高度有一层楼高,贝壳堤的外侧就是大海。
陈金祥认为贝壳堤很神秘。因为在贝壳堤的外面,只需隔上几米就可以挖出淡水,很甜很甜。
王洪山则坚持认为,这一带的贝壳堤,曾是世界上两大贝壳堤之一,另一处在美国某海岸。“但我们的贝壳堤消失了。美丽的贝壳堤,被人作为养殖用的饲料挖掘一空,目前只有在港区保留了极少的一部分。”
今年秋天,还喜欢写作的王洪山,专门写了一首诗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题目就是《啊,贝壳堤》。他在诗中写到:“啊,古老的贝壳堤 有多少古老的生命无声的逝去 造化成你 有多少流逝的沧桑岁月 辗转成你 任凭海风、海浪、阳光 任凭冬雪夏雨 也无法说清 你的古老久远 你这千古之谜 啊,我的永远的古老的贝壳堤!”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贝壳堤是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的,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世界上著名的贝壳堤共有三处,分别是中国天津贝壳堤、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贝壳堤、南美苏里南贝壳堤。(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