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重庆六旬“愚公”义务修路养路12载 盼有后来人(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08/2012 20:03: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重庆六旬“愚公”义务修路养路12载盼有后来人(图)

  图为张朝富老人正在用锄头填坑修路。李胜成 摄

  

  中新网重庆12月8日电(李胜成 陶瑕霜)一条蜿蜒的山间小道,一位六旬老人,一段长达12年的时光。

  走在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兴隆镇积谷坝村的村道上,68岁的张朝富推着斗车、挑着簸箕、挥着锄头,不时停步将路上的坑填平。为让“砍柴的人减少功夫,过往的人走得舒服”,2000年起,张朝富牵头组织村民花费1年时间修好了这条长3公里的村道,并坚持义务养护11年。

  8日,记者一路辗转,寻访到这位“当代愚公”。

  义务修路 为了让村民走得舒服

  进入积谷坝村的道路是一条五米多宽的土路,虽然前几天刚下过雨,但路面并不泥泞,行走起来十分平坦坚实。“这条路就是张叔(张朝富)一锹一锹填平的”,积谷坝村6组组长雷彪告诉记者,“过去一下雨,大伙都不出去,学生上学都要绕道。”

  “大家盼这条公路修通盼了几十年”,雷彪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在兴(隆)八(穴)公路修建之前,兴隆镇积谷坝村、龙潭村大部分地区村民到兴隆赶集都要经过一条叫“四十八拐”的路段。该路段山高路陡,全路段沿“之”字形阶梯而上,村民从山脚走到山顶需要1个小时,一段路走下来总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13年前,张朝富退休回村后,眼见村里出入难行,遂萌生了修路的想法。2000年,酉阳县县级部门在结对帮扶中发现该地交通不便,欲以公安局出爆炸物资、村民无偿投劳的方式修建公路。张朝富顺势组织村民修建积谷坝村4组王家坳到6组土坳子的路段。

  “当时人们的劲头非常足,在家的投劳,不在家的投钱,请人修分配的路段。”张朝富向记者忆述当时热火朝天的修路景象。

  然而,修路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该村5组村民张某在修建分配路段时不按预定路线修筑。在5组与6组交界处有一段险路坡度较陡,预定路线是炸里边的石头填外面的斜坡。张某在修筑时认为填方太困难,因而想把路直接从悬崖上通过。

  张朝富与其他村民合计,往悬崖上修路耗费的人力物力要更多,弄不好这条路就修不通了,可张某仍坚持己见,张朝富见劝阻无法,毅然跪在了张某面前。张某被张朝富这一举动感动,最终同意了原定方案。

  “能把公路修通,下跪也值了!”张朝富深有感触地说,修公路是为村民谋福利,“让肩挑背磨的人减少功夫,过往的人走得舒服。”

  11年坚持养护 盼有后来人

  公路修通了,村民们皆大欢喜,可公路无人维修。在大车小车碾压下,好景不长,公路上尽是汽车轮胎留下的坑坑洼洼和深沟。司机们把汽车轮胎从“六五胎”换成“七〇”胎,又将“七〇”胎换成“七五胎”,增高车辆的底盘艰难通过,村民出行越来越不便,小孩走路经常摔跤。张朝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毅然扛起锄头拿着簸箕开始填坑修路。

  “你多这些事干什么……”老伴邱翠云颇为不解,多次埋怨张朝富。可张朝富却“一根筋”,见到路特别烂的地方就立马扛上锄头去维修,这一坚持就是11年。

  问及11年坚持养护村路的初衷,张朝富连称自己并非一时冲动,修路是公益事业,为家乡父老做点事也是应该的。“况且维修公路还锻炼身体。”张朝富调侃道。

  “年纪大了有时候力不从心,特别是路线又长,被车辆碾坏的地方多……”现已68岁的张朝富在采访中透露,现在该村2组在开重晶石矿,经常有重车从这里经过,虽然矿部请了1名养路工人,但车辆天天碾压还是忙不过来。

  临别时,张朝富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希望会有后来人,继续把这条村路呵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