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选择以开放、乐观的心态拥抱晚年生活
每天早上,去往小河沿花鸟鱼虫市场的路上,总有这么一辆快乐的三轮车,透过车上两位老人的笑脸,每个熟知他们的人就会知道,今天二老的鱼食生意又不错。
但没有人会想到,这两位“练摊”的七旬老人,一位是退休的中学老师,一位是工程师。二老当初“从商”的目的只是为了精彩生活,用他们的话说:“我们卖的不是鱼食,而是快乐的生活。”沈阳晚报记者采访后得知,除了独到的生意经,两位老人还有很多人生的感悟。
不经意 小生意做成大买卖
邵兴武今年72岁,老伴王惠琴68岁。10多年前,两位老人相继从工作岗位退休,过起了和其他老人同样的生活。“那时,我们睡醒了就是在家待着,也不愿意出门。”王惠琴回忆说,那段时间就是在虚度时日,每天几点起床都没规律,她和老伴的生活每天都是一个样。
“后来孙子也大了,我们每天就更无聊了。”王惠琴说,她的两个儿子想尽各种办法以表孝心。五年前的一天,两个儿子在小河沿的花鸟鱼虫市场看到一个卖鱼食的档口在出兑,为了给两个老人找点事做,就兑了下来。
于是两位老人的小店就开张了。“这老两口刚接手时,经营面积也就是现在的五分之一,现在经营的项目越来越多。”市场里的一位业主告诉记者,无心插柳柳成荫,老两口本是出来消遣的,但没想到生意越做越大,除了鱼食还有渔具。现在到市场里买货的人都会先到他家问问,因为他家的品种全。
生意经 把快乐排在赚钱的前面
两位老人究竟有何生意经呢?谈起这个,邵老爷子毫不隐讳:“我儿子当初给我的目标就是,不赔钱,有事做就行。”邵老爷子说,抱着这样的心态,他和老伴没有任何压力。秉着薄利多销的理念,他们的小店越做越好。
“加强服务也很重要。”王阿姨说,很多来买鱼食、渔具的人并不会养鱼,会问各种问题。被逼无奈,王阿姨开始学习上网查资料,一来二去就成了半个专家。“现在,哪个鱼愿意吃啥,适应啥样的水温,我都知道。”采访中,记者看到,68岁的王阿姨在柜台上摆弄着笔记本电脑。
没有任何生活压力,将快乐摆在了赚钱的前边,也许这就是二老的生意经。
王阿姨说,别看他俩生意兴隆,但因为薄利多销、东西便宜,根本见不到攒下的钱。忙活了五年,基本就是图个乐。
但相比钱,他们收获的却是快乐的心情。“现在生活规律多了,每天都有事做啊!”王阿姨说。
60岁 是人生第二个春天的开始
采访时,邵大爷说他虽然没有啥赚大钱的生意经可以介绍给别人,但是他却有很多感悟送给同龄的大爷大妈。
“60岁不是职业的终点,而是第二个春天的开始。”邵大爷说,如今很多人认为退休了,自己就什么事儿也不用做了。于是,待着待着心态也出问题,身体也出问题,没有几年就老了很多。邵大爷说,走出家门,找个事做,是找到好心情、保持好身体的最好办法。
据了解,邵大爷原是名中学教师,老伴王阿姨是工程师,子女们也很有出息,家里的物质条件并不差。但这不是老两口追求的目标,他们更希望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
结束采访前,邵大爷说他有句话想借助本报传递给所有的老同志:“放下架子,走出家门,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级记者 柳云松 摄影记者 李双琦)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