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沈阳11月20日电 (孙林)撰写墓志铭,入殓独处半小时感受死亡,再接受心理咨询师指导。辽宁省沈阳市一家心理咨询机构提供的“死亡体验”,两年来吸引1000多人参与其中。
近日,武汉市16名大学生集体感受死亡,他们写墓志铭、拍遗照、躺进棺木。“死亡体验”一时成为社会热词。中新网记者20日探访了沈阳的死亡体验室。不足10平方米的室内布置简单,只有一副棺木,墙壁上挂着镜子,写着大大的“?”,还有“体验死亡奥秘,感悟生命真谛”的楹联。
为真实了解“死亡”的感受,记者决定亲自体验一次“死亡”过程。
首先要撰写墓志铭,然后开始接受“死亡”,躺进棺木。工作人员合上棺木以后,记者陷入了无声沉寂,甚至能感受到心跳的颤动。内心开始恐惧,一些生命中重要的画面不断浮现。当哀乐响起的时候,却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之后,在新生儿啼哭声中,棺木被打开,记者走出死亡体验室。
死亡体验并未结束。体验者回到心理咨询室,静心写下一份“新生感言”,并接受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情绪和情感调适,重新认识自我、感悟生命。
“这是一种冲击疗法,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更能品位生命可贵”,死亡体验室经营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汤玉龙认为,模拟死亡的过程为悲观、抑郁和体会不到幸福的人群提供了一个从特殊角度审视自我和现状的机会。
汤玉龙向记者介绍了一个案例,当地一位35岁的企业管理者,因工作高压曾试图自杀。在体验了一次“死亡”以后,他主动提出降职,还经常到慈善机构去做义工。他在“新生感言”中写着:“过去以为我需要一栋别墅,其实我只需要一个温暖的家。”
汤玉龙说,“死亡体验室”会为体验者建立保密的档案。在体验前,心理专家会为体验者进行心理辅导,还要考察体验者身体状况是否适合。
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专家张思宁分析说,死亡体验或可作为一种自信心重建、再次认识生命的方式。作为一个心理治疗的过程,参与其中的人必须抱有严肃的态度,而非尝鲜或是游戏。(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