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云南两千余米深观测井对较大地震有明显反应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13/2012 20:44: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昆明11月13日电 (王艳龙)云南昆明小哨有一口深达2156米自流井,井里布满各种地震监测高精尖仪器,24小时不间断为地壳运动“把脉”,并多次“诊出”大地震迹象,为地震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小哨地震观测站位于昆明市东北40公里处,由一口废弃石油勘探井改建而成,是云南最深的地震观测井。从1982年建站以来,相续设立了水位、水温、流速、水氡等观测项目,并经过改造后实现数字化,提高了监测灵敏度。

  记者13日走访该观测站时看到,深入井下不同深度的测量设备将水位、水温、氡、汞、氦等监测项目动态数据不间断地传送至二楼监测仪,工作人员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监视研究昆明圈地震活动积累资料。

  “测水温仪器精度为万分之一,测水深的仪器精度也高达千分之一。”昆明市防震减灾局监测预报处处长储耀介绍,小哨监测站位于小江断裂带(云南境内由昭通延伸至玉溪)西支附近,安装了中国最先进的水温、水位、测氡、电磁波、地震阻率等7个测项的数字化前兆仪器,能对小江断裂带上4级以上地震做出反应。近30年来,该井曾对澜沧耿马地震、孟连地震、丽江地震等较大地震有反应,对川滇菱块南部的中强度以上地震指示明显,在今年9月发生的彝良5.7级地震中也出现过水位变化情况。

  储耀说,地壳运动的挤压、拉伸会导致地下水位、水温以及比较稳定的惰性气体产生一些不寻常的变化,这为人类研究地震提供了重要资料。但水位、水温也容易受大气环境影响。“降雨、大气气压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地下监测水位的变化。”因此,该站将测量井加了套管,并在后期分析时尽量排出这些因素的干扰,使数据更真实。

  地震作为影响人类生存发展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几乎每年都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研究地震也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更加关心的问题,但由于各种限制,也使地震研究预报面临着难以提供准确信息等困惑。

  “现在对地震的研究仍处于统计研究、经验分析判断阶段,地震预报准确率也只有15%,想要准确预报地震几乎不现实。”储耀说,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将多口监测井的数据综合起来研究,做出一些对地震的判断,但一般地震深度都在20公里左右,目前还无法研判地震的真实情况,因此,这种间接测到的数据也很难预判地震。

  储耀称,即使多口监测井同时出现异常,可能出现地震,但是地震等级、地震地点以及时间等也无法判断。更有效的方法是“以震报震”,将历史上发生地震情况收集整理,在地图上绘制出来,确定地震空间、等级、区域等,以研究判断地震发生趋势,为政府提供防灾应急参考。

  储耀说,虽然现在无法准确预报地震,但监测井数据对地震研究仍有重要意义。“随着地下探测技术的不断提升,和监测数据资料积累增多,判断地震的准确性也会相应地提高。”储耀告诉记者,人类研究地震的历史还较短,但现在的研究将会为后人研究地震提供历史资料,为人类未来更加科学地判断地震提供研究参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