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11月7日电 (苏芝侠)11月3日,张掖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接下来的数天,温度骤降了好几度。
7日7时35分,天刚放亮,踩着还没有化尽的积雪,嘉峪关机务段嘉峪关运用车间的乘务员任威和赵有喜准时来到设在张掖车站的派班室,顾不上暖暖身子,放下背包马上坐到行车揭示栏前开始抄写行车揭示。接下来开小组会制定安全措施,两人向值班员报到出勤,按压指纹识别身份,测酒仪测酒,出示IC卡写卡,录入当天的行车揭示,核对IC卡。一系列标准化出勤程序走完,派班室的钟表时针指向7时43分。没有丝毫的耽搁,任威和赵有喜走出派班室,急匆匆向车站西头的12道走去,他们要接班的DF51175号调车机车此时就停留在那里。
任威和赵有喜担当张掖2调的调车任务,年过50的任威自1991年第一次登上这台调车机已有21个年头了。40多岁的副司机赵有喜虽然比他上车晚,也已经是十几年的“老司机”了。这些年来,无论春夏秋冬,寒冬酷暑,每隔3天,他们都会准时行走在这条熟悉的接班路上。
7时55分,两人到达机车上,分别和夜班的司机副司机对口交接。
8时整,一天的工作正式开始。任威和赵有喜先将IC卡插入列车运行监控仪,然后依次输入司机副司机姓名代号等数据,待监控仪确认后,按照分工,开始分别检查整备机车,柴油机、走行部状态,制动机试验,电器动作实验,清洗供油齿条等该检查的都检查完,任威又将司机室瞭望窗的玻璃反复擦了几遍。
这时列调里传来了调车长试验平调的呼叫。“平调作用良好。”两个人一人手持机载电台一人持对讲机先后回答。“准备开干。”任威向赵有喜眨眨眼,话里透着一股幽默。“但愿今天能快点,别把午饭吃成晚饭。”副手同样调侃道。
8时40分,调车长送来第一个调车计划单,按程序核对完计划后,调车长发出单机上货场3道挂车启动的指令。“司机明白,12道调车信号好了”任威和赵有喜共同确认信号后高声呼唤应答,随着柴油机的轻轻轰鸣,机车稳稳启动,两个人目光顿时专注地转向前方认真瞭望。
此时监控仪显示器里信号、机车运行速度、调车控制速度、离前方信号机的距离等数据在不停的变化,同时语音也在同步提示,严密监控着作业安全。在距离信号机50米至30米的距离时,随着赵有喜一声打点的提示,任威一面应答,一面用手指按下监控仪面板上的定标键。随着“二次确认调车信号”的提示口令,赵有喜离开副司机座位与任威共同再次确认了调车信号。
8时55分,机车与货场3道的车辆平稳连挂上,调车组人员接通风管后,任威进行简略试风,9时02分,防溜撤除,列调中传出调车长货3调车信号好了牵出的指令,应答后,机车在任威提起的手柄中带着两辆车又去连挂货场4道车辆,任威和赵有喜同时快速在面前的调车计划单上打钩,这就是他们一直严格遵守的一钩一钩确认制度。
10时15分,第一批调车计划单全部作业完毕。
10时20分,第二批计划开始作业。
12时30分,第二批计划作业完毕,赵有喜拿着饭盒去车站伙食团打饭。
13时20分,第三批计划单又来了。
整个下午,任威和赵有喜都在不停地忙碌着。当41011次列车编好,第四批计划终于干完了。
19时10分,天已经全黑了,轰鸣了一天的机车终于有了片刻的休息。
交完班,退完勤,任威和赵有喜快步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说,要赶紧回家吃饭,21时前要再赶回公寓待班,因为明天凌晨1时半叫班,2时整他们又该上后夜班了。(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