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谢天升带领村民一块参加修路。
中新网襄阳11月6日电 题:湖北南漳一对父子捐资并带领村民修通唯一出山路
作者 秦海波 叶启合
湖北南漳县西北,有一座海拔千米、风景秀丽、连绵起伏的山,其名字叫谢家山。山的主峰上,演绎着一对父子齐心带领村民修路的故事,感动着方圆百里的百姓。故事的主人公,是60岁的父亲谢天升和30岁的儿子谢俊。
11月5日,记者一行驱车40公里,来到位于南漳县薛坪镇薛家坪村的谢家山。进入村口,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依山顺势而上。不到一公里,有十多名忙碌着的工人,他们正在修建水泥路。这群人中,有一个留着平头、身体削瘦的老人,他就是谢天升。
村支书闫华东介绍,这条3.5公里的路,是谢家山78户老百姓唯一的一条出山公里。20多年来,每逢大雨,道路都会被冲的坑坑洼洼,车辆根本无法行走。村里也多次想进行硬化,苦于没有钱,一直未能如愿。
“虽然有条路,由于太颠簸,大车不能走,小车不得进,农用车经常会翻到边沟。”“没有车进来,山里的土产品卖不出去,即使有经纪人来,也会把价格压的很低。”提起过去,村民都是一肚子的苦水。因为路的烦恼,近十年来,已先后有十多户村民搬到了山外。
这一切,使父子俩更坚定了改变现实的决心。2006年,儿子大学毕业,进入山西一国际贸易公司工作。因工作出色,谢俊被提拔为供销部门经理。
去年春,老谢提出了修路的想法。3.5公里路,除国家补助资金外,还有40多万元资金缺口。对此,儿子表示:尽一切努力,确保修路资金筹集到位!
去年9月,老谢将自己的想法提交给村委会,得到了村“两委”的支持。在村委会的主持下,谢家山的群众代表聚在一起,通过“一事一议”,确定了修路方案。今年3月20日,老谢将自己多年积攒的2万元拿出来,用于整修路基。
9月23日,谢家山3.5公里水泥路正式动工。当天,谢俊将首笔20万元资金,从山西太原打到施工方负责人刘廷涛的账户上。
10月18日,谢俊又打回12万,通过老谢转交给了项目部。谢俊表示,公路竣工之日,再支持5万元资金。公路验收合格后,将自己承诺的最后5万元交给施工方。
44万元,对居住在山里的农民来说,无疑于天文数字。其实,也有人劝老谢,这么多钱你可以在城里买一套好房子,干嘛要甩在这里?老谢说:“儿子捐钱,是为了回报家乡,我捐钱,是因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难以割舍之情!”
老谢父子捐资修路的事感动了社会各界。谢俊所在单位领导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县交通部门、镇政府、村委会到现场指导公路建设,给予各种帮助;在整修路基时,谢家山70多户村民齐心协力,山上70多岁的老人谢天星,也跟大伙一样参加劳动,目前该公路已全线贯通。(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