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乐山10月20日电 题:四川乐山李光全家“139元”住新房的故事
作者 王哲 殷樱
当参加中新社四川分社“走、转、改”报道的记者们走进四川乐山中心城区的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蟠龙苑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住房,院子里的行道树在仲秋时节还显得十分茂盛,正在院子里散步的大爷大妈们带着自家的小孙子喜笑颜开,享受着天伦之乐。
随行的乐山市住保局住保中心副总经理熊莉告诉记者,蟠龙苑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1年5月竣工。小区占地250.8亩,修建住房2980套。其中统建还房(含棚改还房)1720套,廉租住房1260套,总投资3.85亿元。目前,该项目统建还房(含棚改还房)已安置入住974户;廉租住房已于今年8月底进行了摇号分配,正在陆续安置入住,现已入住836户。
李光全,62岁,全家6口人,选择了蟠龙苑小区F区14幢7单元3楼1号的房子作为他们的异地安置房,面积107.29平方米,由于享受了相应的棚改优惠政策,仅补款139元,去年6月一家人搬进了现在的新家。
当天记者去采访他们一家时,正好碰巧老两口在家,一见到记者,老两口就乐呵呵的让记者到里屋客厅座,房间宽敞明亮,经过装修设计,各个房间的采光性都很好,房间布置收拾得整整齐齐、显得很温馨。
李光全告诉记者,他们家原来是张公桥街道办事处徐家扁社区的居民,原来住在花桥巷61号,夫妻双方均为原华乐丝绸厂下岗工人,一家6口人居住在面积77平方米、结构极不合理的砖混结构房里,房屋修建年代久远,几十户人家共用一些设施,配套设施很不齐全,由于环境条件差,房子小,许多亲戚朋友都不大愿意来往,当时家里也没有能力改善居住条件,日子过得很糟糕。
李光全介绍说,2009年,他们得知政府在启动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就主动到街道办事处了解棚户区棚改政策后,签订了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模拟拆迁协议,并于第二天进行了搬迁。
蟠龙苑小区距离花桥巷有5、6公里,他们当时还是步行过来进行几次考察,这里离火车站和轻轨很近,还有比较齐全的配套设施,认为选择安置还房到蟠龙苑小区一点都不会吃亏,于是就定了下来。
李光全现场迫不及待的从抽屉里找来当时补交的139元的票据,看到现在住的新房子,心里真是乐滋滋的。
熊莉在接受采访时说,“十二五”期间,全市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5.9万套(户),其中建设保障性住房2.62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3.28万户,全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将逐步得到改善。(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