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消火栓”走进吊脚楼大院,取代了“防火石钵”。 阮守军 摄
重庆黔江区杉岭乡兴隆村,村民董道胜准备从“防火石钵”中取水。这口石钵已经传了十辈人。 阮守军 摄
中新网重庆10月29日电 (连肖 阮守军 李貌)走进重庆黔江区杉岭乡兴隆村,每家农户都住着木质的吊脚楼,每个院里都有一口石钵。这口石钵几乎是每个家庭的“祖传宝贝”,是其祖上用来蓄水防火的“武器”。
兴隆村5组董道胜家保存着一口完好的祖传石钵,此石钵由一整块石材开凿而成,上口直径1.5米,底部直径0.5米,高0.6米,重约250公斤。董道胜说,此石钵系祖传,到现在已经传了十辈人,石钵平时都盛满清水。
“记得在我12岁那年,我在火坑旁边烤火,把柴加多了,结果大火把火坑后的木板点燃,当时父母不在家,我从石钵里打了两桶水才把火浇灭。”董道胜说,若不是石钵,他家的吊脚楼很可能会烧毁。
重庆黔江区地处武陵山腹地,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72.6%,农村房屋大部分是木质结构的吊脚楼,该区共有规模较大的吊脚楼大院3266个,每个大院由十几户甚至几十户连在一起组成,一旦发生火灾,就会“火烧连营”,令数十户人家倾家荡产。因此,这里的人们把“防火”看得甚为重要。
一口石钵盛满清水,或放在堂屋,或置于院中,一旦屋中起火,就立即取水灭火。这几乎是祖祖辈辈流传的“规矩”。
兴隆村2组81岁的李永宁说,过去当地人得到几里外的河里挑水,可木质的吊脚楼一旦起火,哪里等得及挑水灭火。后来,当地人都在家里放上一口石钵,最小的石钵都能装十几桶水,当火灾发生时,就用石钵里的水灭火。
如今,农村防火设施在改善。重庆黔江区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副处长杨晓虎称,农村吊脚楼大院是个防火难题,近年来,在当地消防部门的推动下,黔江区政府为该区24个乡镇都配备了适合在农村道路行驶的小型水罐消防车,部分乡镇还配备了消防摩托车、手抬机动消防泵等装备,每个乡镇均组建了专兼职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一旦吊脚楼大院发生火灾,能够快速赶到现场扑救。
此外,一些吊脚楼大院还配置了操作简便的细水雾灭火泵及干粉灭火器。今年以来,黔江小南海镇为何家大院修建了专用的消防水池、安装了消火栓,这是黔江区首次在农村大院设置消火栓。
尽管如此,吊脚楼的居民依旧舍不得祖上传下来的石钵,他们依旧将石钵放置在院中,并向孩子们讲述着石钵与大火的“斗争史”。
杨晓虎认为,现代消防器材的普及,已使石钵完成“防火”使命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但其见证吊脚楼防火历史的文化价值不可磨灭。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