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6日电 国家海洋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西太平洋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结果,结果显示,监测海域海水中铯-137、铯-134含量较2011年度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核泄漏事故前日本近岸海水背景水平;海洋生物仍受到核泄漏事故影响,且受影响的范围有扩大趋势。日本福岛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仍受到福岛核泄漏事故显著影响,海水中的铯-134等放射性污染物已扩散至台湾岛东南方向的公海海域。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对西太平洋及我国海域的影响,在2011年度两个航次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国家海洋局于2012年5月18日至6月28日组织开展了2012年度西太平洋海洋环境放射性第一航次监测工作。围绕核泄漏事故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对日本福岛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的海洋大气、海水、海洋生物实施了监测。航次历时40天,航程共计7000余海里,监测海域面积30万平方公里。
(一)海洋大气
海洋大气放射性监测结果未见异常。
(二)海水
监测海域全部海水样品中均检出了放射性核素铯-137、锶-90,其中,铯-137最高含量约是核泄漏事故前日本近岸海水背景水平的10倍。56%的海水样品中检出了正常情况下海水中无法检出的放射性核素铯-134。与2011年度相比,铯-137、铯-134含量有所下降。
同时,我国台湾岛东南方向430公里处公海海域的海水样品中检出正常情况下海水中无法检出的铯-134。
(三)海洋生物
监测海域鱿鱼(巴特柔鱼)样品中铯-137和锶-90最高含量分别是事故前的11倍和2.7倍,铯-134、铯-137、锶-90的活度较2011年度第二航次有所降低,但银-110m含量有所升高。此外,在紫魟、小杂鱼、蛇鲭中检测出铯-137,小杂鱼、蛇鲭和海草中检测出银-110m。
国家海洋局将继续加强西太平洋海域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监测信息,切实维护我国公众的健康安全。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