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中国到2020年将再发射11颗气象业务卫星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24/2012 15:35: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今年8月中旬,国务院审议通过《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2011年到2020年)》。今天上午,中国气象局在北京召开《规划》通报会议,对《规划》的落实做出全面部署。

  记者来到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四楼报告厅《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2011年到2020年)》通报会现场。通报会上,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介绍了《规划》主要内容。来自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民政部、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的近30名专家聆听发言。报告厅内,杨军主任身后的大屏幕上移动着的是风云二号F星卫星云图,显示我国卫星加密观测时间频次可达6分钟。

  6分钟对于我国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意味着什么?以今年为例,我国登陆台风偏多,路径诡异多变,但因灾死亡人数却比常年减少8成以上。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钱传海表示,运用气象卫星等先进手段,预报监测能力大大提升。

  钱传海:今年虽然登陆台风多,台风路径比较异常,但是我们对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率有明显提高。我们今年有风云2F卫星6分钟的加密观测,24小时的路径预报误差是92公里,比过去五年预告的准确率提高了10%到15%。

  《我国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发展规划》提出,从2011年到2020年十年间,我国将加速发展气象卫星,到2020年计划完成发射11颗气象业务卫星的任务,使气象卫星及应用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气象卫星对于我国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防灾减灾以及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具有怎样的意义?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通过这个事业发展,我国天气预报水平,特别是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卫星资料在天气数值预报中的运用水平大幅度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二个方面,我们要提升我们国家气候变化应对科学支撑能力。(周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