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苏州10月15日电(周建琳)连日来,苏州金鸡湖畔一排形似裸女的椅子,引来网友热议,“裸女座椅”一时成为点击率较高的字眼。15日,记者再次来到“裸女座椅”所在地时发现它们已不见踪影。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官方微博宣布称,鉴于这个雕塑群的形态,放置地点容易引起游人或公众误解,园区城管局将接受网友的建议,已经将这组雕塑群移走。
网友的一条微博,也许发的时候纯粹感觉新奇,也未曾料到这排椅子的命运竟然是今天这样。
网友戏称,这样的设计太过“前卫”了,且有不尊重女性之嫌。与此相对的,自然也有网友认为可以接受,“这排椅子早就存在了,没什么好觉得奇怪的。”
就像今天记者在随机采访中获得的两种声音一样。来自上海的游客蒋先生表示,对于紧急移除的做法,他表示理解,但他认为,这样一组雕塑放在文化艺术中心也并无不妥。“艺术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多元的元素我觉得在苏州这样一个城市里面应该让它得到充分的展现”,蒋先生如此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来没坐过,就是一直看看”,每天早晚都要到此跑步的王阿姨认为,对于上年纪的人来说,这样的座椅还是略显前卫了些。
金鸡湖畔的这组“裸女座椅”在专家看来,实际上就是一组个性的雕塑小品,而形似的“裸女”也并非“裸着”,只不过,“衣服”进行了皱褶艺术化处理。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沈建国,在2008年曾参与这组雕塑评定,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组名为蓝色族群的雕塑使用了简洁化处理,与环境更好的结合起来,目的是为了让游客、市民可以多参与。把人体很优美的线条展现出来,展开的双手把六个组合在一圈,放在环境当中我是觉得还是比较融合的。”
对于网上出现这样的争议,沈建国表示遗憾。他觉得,这有点类似于前不久有媒体在新闻中对大卫像打上马赛克那样,有点不可思议。
不管“裸女座椅”是创意还是亵渎?这样的争论似乎没有结果。就像今天移走之后引发的思考依然在继续一样。也许这不是“移”与“不移”的问题,而是应该思考一下个性雕塑为何总是众口难调?大众又该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个性雕塑。
在国外的各大美术馆里,在卢浮宫内、在罗马许愿池边、甚至每个大街小巷,都摆放着各种形态的女子雕塑,对于这些雕塑作品,游客们都怀着欣赏艺术的心态去顶礼膜拜,“我们为什么要对这排椅子如此关注,是我们太狭隘了,还是太短浅了?”这是“裸女座椅”被移走后网友的直言。
按照苏州工业园区官方微博发布的信息,移走这样的做法是为了避免引起公众的误解和更大的争议。但在今天的采访过程中却发现,这些引发了轩然大波的椅子被移走之后,它真正的思考也许才刚刚开始。(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