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贵阳9月18日电(唐福敬) 一座僻居贵阳郊外的坟丘,今天引来了一群贵州“寻找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的含泪祭奠。9月18日下午,安葬有280余名抗日战争期间遇空袭殉难于贵州麻尾的抗日将士遗骨的贵阳市花溪区大寨村落窝土无名烈士合葬墓前,十余名“寻找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在此献花、宣读祭文、共唱《义勇军进行曲》、洒酒代泪,祭奠先烈,以示贵州儿女不忘“9.18”国耻。
贵州“寻找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是一个公益性民间团体。今年,该团体开展了寻访、慰问1931-1945年间参加抗战的黔籍健在老兵、医护人员等相关民族功臣的活动。近期,由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和作为在贵州民间激起强烈愤概,该组织得到健在的绝大部分的黔籍健在抗日老兵同意,决定在9月18日前往贵阳市花溪区大寨村落窝土无名烈士合葬墓,祭奠抗日先烈,以示贵州儿女不忘“9.18”国耻。
在现场,笔者看到,亲历淞沪抗战、历次长沙保卫战的中国军队第102师杜肇华、熊钦垣、杨透宇等将士后人,和十余名“寻找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在死难烈士合葬墓前敬现献花,含泪洒酒,共唱《义勇军进行曲》祭奠先烈。
告慰先烈的 祭文,抚今思昔,语词悲壮、雄浑。其中有“日本欲亡我国,赖先辈浴血奋战,……今‘购’我固有国土钓鱼岛,居心不仁,我们将继承遗志,万众一心,共同捍卫主权”等辞。
贵阳市花溪区,抗日战争时期有国民革命军防空学校从南京迁驻于此,从1937年至1947年,共10年;还有抗日先烈戴安澜将军衣冠冢等众多抗战遗迹。当年,戴安澜将军之子戴复东,就是在花溪就读于贵阳清华中学期间,迎回了父亲的灵柩。
在现场,笔者看到,中国军队第102师杜肇华参谋长的外孙女在无名烈士合葬墓前泣不成声,揭秘11个陆军师出黔抗日、浴血历次大会战的《贵州草鞋兵》一书主要作者梁茂林神情凝重,其余志愿者忍泪低首不语,在乡土重温历史的祭奠和告慰,亦展露贵州民众的心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