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陕西华阴市9月10日电 题:探访陕西老腔:穿越千年的船工号子
作者 边峰
如果不是在舞台上,没人会当他们是演员。穿着粗布长衫土布鞋,还有人端着粗瓷碗……一如陕西普通农民的日常装束。拿着铃铛、梆子等自制乐器,有人则直接坐在地上,10位老腔艺人就这样登场了。
10日下午,中新社记者随赴陕西考察的非洲五国媒体记者,一起到陕西华阴市探访老腔艺术。
“伙计们,操家伙!”表演在张喜民的吼声中开始了。二胡声、梆子声、铃铛声同时响起。张喜民则抱着月琴放开喉咙高唱,声音有些嘶哑但很有穿透力,坐在剧场最后也可以听清楚。其余艺人则随张喜民的唱词应和,亢奋而激越。
最抢眼的是张四季的打击乐。他一直端着瓷碗蹲在木长凳上“吃饭”,忽然拎起长凳窜到台前,抡圆了胳膊,跺着脚,和着曲调用木块用力敲击长凳,发出清脆的巨响。演出中,艺人们不时扭头相看大笑,有人还趁机抽口烟袋。尽兴时众人一起仰天长吼,用力跺地,发出震撼的声音。
这就是被誉为“一人唱满台吼,击惊木泣鬼神”的老腔,因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腔起源于陕西华阴市三河口地区,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萌发于西汉时期,当时的船工拉纤时一边喊着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后又与当地民间说唱融合,完成了与皮影表演的对接,逐渐演化为现在的老腔。
张喜民告诉中新社记者,老腔的主旋律是船夫号子的音乐化,主要表现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一人唱、众人和的调式,以及用木块敲打板凳伴奏是其独特之处。表演时要把情感顷刻发泄出来,其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实不造作。
老腔曾主要作为皮影戏的伴唱流传,随着皮影在电影电视的冲击之下渐渐没落,老腔也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张喜民告诉中新社记者,有时候台上五六个人边唱边演,台下却只有三四个人看。
一次偶然的机会,老腔艺人们撤去了幕布,从台后站到了台前。这种改变让人们看到了老腔的表演魅力,随即引起轰动。陕西作家陈忠实推荐老腔参与了话剧《白鹿原》的演出,全剧以老腔开场并结尾,演出之后反响强烈。
但老腔的命运并未因此真正改变。由于其地域性极强,加之封闭式的家族传承方式,老腔形成相对滞后封闭的状态。在现代多元文化冲击之下,老腔像很多传统文化遗产一样,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为了保护老腔,当地政府引导艺人们打破封闭的家族传承模式,开办了老腔培训班培养新人,并搜集整理老腔曲谱和剧本,不断组织老腔艺人演出,期望以此方式增强老腔的生命力。
但这并不能消除老腔艺人们的忧虑。出于现实的因素,当地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到大城市打工。在他们看来,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比传唱千年的老腔更有吸引力。(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