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没有电,后辈们陆陆续续搬离,只剩下老人们留守。南方日报记者 王荣 摄
代耕农7年过着无电生活
小孩只能在油灯下读书,三灶镇表示将联手供电部门力争恢复供电
由于供电所供电是要当地居委会出具意见书,才能进行供电,而只有本地户才能通过当地居委会开具意见书。代耕农不属于本地户口,居委会没有这个权力同意批准供电。
关于代耕农的搬迁问题前前后后双方谈话近20次,但补偿机制问题没有迈出实质性的进展。由于没电,后辈们都陆陆续续地搬离了村屋,在附近的镇区租房暂住,余下一批老人继续留守。从2005年万人坟改造开发开始,这一批代耕农便过上了他们长达7年的断电生活。
坐落于珠海西部的三灶岛风景秀丽,地理位置优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杀害岛上村民多达万人制造三灶岛惨案。此后,当地为不忘国耻修建了“万人坟纪念公墓”。
改革开放后,特区迎来大发展时代,为避免大量耕地荒芜,上世纪80年代珠海从广西、粤东等偏远山区招纳农民代为耕种田地。邱细榜这群梅州的农民,是这一批来珠海的代耕农。但从2005年开始,万人坟公墓改造,由于征地、非当地户籍等原因,邱细榜等人进入了长达7年断电状态。
截至记者昨日发稿前,三灶镇委书记夏志高致电本报记者表示,代耕农对于促进珠海的农业发展,避免大量耕地荒芜,有着不可争议的贡献,但由于户籍问题没能实现对其住所进行供电。镇政府将与供电部门沟通,开创特例妥善处理代耕农的供电问题。邱细榜等人的断电生活,能否到此结束?
入户的梦想
1983年,邱细榜领着妻子儿女一家10口,离开梅州丰顺县举家搬迁至三灶镇中心村,与他们一同而来的共有5户人。
就这样,邱细榜等人成了珠海的第一批代耕农,在珠海西部的土地上替人耕种土地。
“家乡太穷了,每个人只有4分地,养活不了儿女。”今年已75岁的邱细榜回想起近30年前举家搬迁的经历时唏嘘地吸了口烟。“当时来招纳代耕农的人跟我们说,如果表现好,很快就可以入户特区了。”
珠海成立经济特区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避免大量耕地荒芜,广西、粤东等偏远山区招纳农民代为耕种耕地。而邱细榜等人共可分得110亩耕地,并被承诺入户珠海的优惠政策。
74岁的邱希暹也是这一批代耕农的其中一员,在来特区之前,他是梅州丰顺县一所中学的教师。1984年,他携着父母妻儿,举家离开梅州。说起放弃教师职业的原因,邱希暹一脸无奈,“我是想着能够入户特区,将来孩子们生活工作就有保障了。”
五户代耕农共30多人,在来到三灶镇中心村后,接管了海澄村荒芜的110亩农用地,经过平整,修路后,共余下80多亩实用面积。
为留下代耕农,1988年11月8日三灶镇中心村圣堂经济联社同意批准邱细榜等人每户近200平方米的新建住房申请用地。批复上称,“因农耕户已入四年,据安心生产经我单位核实同意在此地建房。”
开发的困惑
1995年,三灶镇大力发展工业,邱细榜所在的海澄村一带耕地被政府收回。工业征地也让他们没有了生计,时年以近60岁的老人们只能靠后辈在外工作赡养。
现在没有了土地,后辈们只能靠帮人打散零工生活。“基本上每个月赚多少,就花多少。”以前有土地还可以自己种点菜,现在不行了。“邱细榜指着一山脚下的蔬菜,”没有大块土地,平时只能在山下靠种点蔬菜自给。"
离开了耕地,这些代耕农主要靠外出打打零工、干干杂活。十几年来,我们干过各种杂活,“都是些最苦最累的活”。男的帮别人建房子、在工地扛钢筋,女孩子则到小工厂做流水线工人。
200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工程,珠海启动三灶万人坟经念公墓扩建,计划扩建为纪念公园。
而其中在万人坟公墓旁的这五户代耕农居所共约1000平方米土地,成为了扩建征地目标。由于补偿机制问题,双方多次沟通未果后相关部门征地推进过程中,采取了截断供电等措施。到最后,土地没有征收成功,供电也一直没有重新接上。
“由于当时征地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导致项目非常难以推进。到现在也是暂时搁置。”三灶镇镇委委员张仕力称,关于代耕农的搬迁问题前前后后双方谈话近20次,但补偿机制问题没有迈出实质性的进展,而纪念公园的项目也因此而被搁置至今。
由于没电,后辈们都陆陆续续搬离了村屋,在附近的镇区租房暂住。余下一批老人继续留守。从2005年万人坟改造开发开始,这一批代耕农便过上了他们长达7年的断电生活。
油灯下的生活
“平时只能在油灯下学习了,热的时候就跑到路灯下去。”今年13岁的小邱刚刚升上中学,他是邱细榜的小孙儿。父母亲晚上加班,小邱只能跑到爷爷家里继续学习做功课,7年来,一直如此。
今年72岁的陈海石,家里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还完好无缺地用布封着。“哪天也许通电了,这些就可以用上了。”
“没有电后,生活最大的变化是感觉回到了解放前。”陈海石感觉自己的生活一下子落差非常大,“开始的时候,还是非常接受不了,慢慢的便习惯了。”
张仕力称,代耕农居住处此前供电是借用附近一家企业用电,但由于该企业搬迁后,新的企业方并没有继续向村屋进行供电,因此断电至今。
“由于供电所供电是要当地居委会出具意见书,才能进行供电,而只有本地户才能通过当地居委会开具意见书。代耕农不属于本地户口,居委会没有这个权力同意批准供电。”张仕力称。
“最麻烦的是手机,没电的时候,只能到三灶镇里的便利店代充。”为了让与外界唯一接触的工具保持通电状态,邱细榜每个星期都需要到三灶镇区去找便利店充电。
由于天气太热,陈海石小孙子,小陈的背上长满了痱子。由于年龄太小,加之父母上班,小陈平时只能由爷爷照顾。“孩子一到晚上就睡不着觉,无可奈何的时候,只能把他带到屋顶上睡,凉快一些。”陈海石平时喜欢带着儿孙上平房顶上睡觉,或者带他到半山休息。
“没有了电,平时只能依靠竹扇减少闷热,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葵扇随身带着。”陈海石认为没有了供电后生活最大的变化是,人手多了一把竹扇以及一把手电筒。手电筒是夜里除油灯外唯一的照明工具。
离不开的尴尬
“我们回不去了。”说到了自己的晚年去向,邱细榜声音低沉起来,“家里的房前两年回去时已经破败不堪了,耕地也因为当时的离开而被村委收回去了。没有地没有家,我们回不去了。”
邱细榜没有离开珠海的打算。“我们的土地建设批复还保留着,这里是我们的家了,即便没能入户在这里。”今年已75岁高龄的他,偶尔还会与老伴一起把地田种的菜带到镇里卖,换点零钱给小孩买吃的。
停止供电后,代耕农的后辈们纷纷离开住处到附近上班,平时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村屋里。而常住在这些村屋的代耕农有近30人,迫于生计大多人只能把老人与孩子留守在村屋里,再定期地回家看望。
“我打算修好这些房子后,经常回来住。”邱细榜的大儿子大邱今年已47岁,由于年龄太大,工厂不接收,平时只能靠打临工维持生计。前些天,“韦森特”把平房毁坏后,他重新修葺打算搬回来与父母一起住。
“我已经走不动了,双腿由于风湿关节炎已严重变形,不能自己走动了。”陈海石的妻子冯云英,自从几年前患了风湿关节炎后,行动只能通过两张椅子挪动。平时的生活完全靠陈海石照顾,从早到晚只能待在15平方米不足的房间里。
“再说,外出租房,一个小房间也要好几百元,我们都到这年纪了,就不想拖累后辈。”想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冯云英很是自责。(记者 崔汝枝 实习生 高昌梨)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