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绵阳8月17日电题:机器人大赛上的“北川娃”
作者李杨马象琳
“刘明辉,第一场比赛就是我们的。还有二十分钟,你们准备一下哦。”17日早晨,四川绵阳九洲体育馆内,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中学老师杨波带着自己的两个“爱徒”出现在2012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区选拔赛的赛场上。
“我们机器人的优势是灵活、结实……”13岁的胖男孩刘明辉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的初一学生,活泼开朗,一脸稚气。在喧嚣的赛场边,他一边专注检查机器人的每一条线路,一边与队友牟小平窃窃私语,商量着什么。“虽然组队训练时间短,但是我们会全力以赴。”
“听说绵阳承办这次大赛,我们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带队老师、校教科室主任唐明说,灾后重建后,校园环境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学校也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
唐明说,经过校内选拔,从小就喜欢摆弄机械的刘明辉和牟小平成为首次代表北川灾区参加全国性机器人大赛的小选手。为此,学校也专门配备了今年7月获得全国创造力大赛团体金奖的学校团队作为技术支持,展开培训辅导。“第一次参加机器人大赛,我们抱着学习的态度,山里的孩子们多看看,长长见识。”
在当天的比赛上,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代表队组队参加了“BDS四方战斗机器人”项目的角逐。按照比赛规则,每四支参赛队将临时抽签分为两方展开对抗。杨波拍了拍小队员的肩膀,放心地让他们找临时组建的合作团队商量作战计划。
比赛开始了,对抗双方斗智斗勇、各展所长。初次参加全国性大赛,刘明辉既紧张又兴奋。“拦住他、拦住他!”他一边全神贯注地用遥控器操作机器人抢球,一边吆喝着让搭档帮忙拦截对手。
“前两场比赛,由于搭档电池接触不良、插线插反等原因,我们单打独斗输掉了比赛。今天孩子们老早就在商量对策,更加注重相互合作”。杨波老师介绍说,与新建的团队做沟通交流,商量作战计划,都是孩子们自行完成的,“他们的独立意识和协作精神都得到培养。”
遭遇强大敌手,虽然两个小选手拼劲十足,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搭建、编程、控制,像搭积木,又比积木更好玩儿,我们很喜欢。”比赛结束了,刘明辉的眼中透着神采,意犹未尽地说:“到这里来见到很多没见过的东西,知道了天外有天。明年我还想参加!”
“目前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回去后,学校会建立兴趣小组,让学生们广泛参与。”面对比赛结果,唐明很坦然。他告诉记者,通过重建,而今灾区学校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办学理念上都有了很大提升。今后学校会关注将校园科技创新,注重孩子创造力的培养。“BDS只是起步,以后会往更高级别的VEX机器人比赛项目进军。”(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