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新24孝标准下多“不孝子” 父母最愿子女常回家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5/2012 09:27: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15日电 新版“24孝”行动标准的发布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很多网友表示支持,称做子女的就应该为父母做到这些。同时也引发很多质疑声音,称 “不切实际”,按此标准,不能尽孝的人太多了。受访的父母们则表示,并不要求子女们都做到这些,只要能“常回家看看”,就心满意足了。

  新标准下多“不孝子” 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版“24孝”行动标准,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

  很多网友感慨,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自己就是“不孝子”。“不是不想尽孝,而是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下力下,心有余而力不足。”

  29岁的苏珊曾在外地打拼多年,为了能多陪陪父母,才选择回到家乡。“看完这24条,我真心觉得自己是个不孝顺的孩子!”

  桥梁工程师王磊常年不在父母身边,无奈地感慨这些标准“很多不靠谱”、“根本无法执行”,“最多只能给父母打打电话,买点东西,寄点钱。”

  “父母对我没啥要求,只要我开心工作,幸福生活,身体健康就好。”王磊说,“但父母越开明,我就越感到内疚。”有很多年轻人都像王磊一样,一年难得回家一次,除了打电话和寄钱以外,为父母做的事情少之又少。

  网友“piaoy”称,“这24孝大多数只要有孝心的人都能做到,而没孝心的连三孝都做不到。”

  苏珊坦言,其实这些新标准并不难,“只是之前没想到这么深”,她表示以后会参照做,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网友“我是小石头”表示,“说做不到的都是找借口,父母也没有要求我们全部做到,我自己要争取多为父母做这些事,自己的子女也在看,将来有一天我们自己也是要老的。”

  父母:乐见“新24孝” 最愿子女常回家

  63岁的钟翠英看到新版“24孝”非常开心,“这个标准定得太好了,老人就是需要这些关怀,但是孩子们却不懂,希望他们看了以后能够学一学。”她说,最希望孩子能带自己一起旅行,“因为他们每次旅行都是把我们扔在家里。”

  很多老年人网友纷纷表示支持这一新标准,网友“漂亮的麦子”说,“我的孩子是80后的,是应该让她们知道什么是‘孝’了,对于孩子、孩子的孩子我们只有付出。”同时也有网友指出,“孝”重在内心的尊重、关爱和日常沟通,而不应该限定这些条条框框。

  “我可以说能够做到百分之九十。”53岁的老陈是街坊邻居公认的“孝子”,工作再忙都会抽空陪父母,给他们做饭、陪他们聊天。新“24孝”在他看来再平常不过。而作为父母,老陈则感慨孤独,希望自己的子女多回家看看,哪怕是说说话。

  今年6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审议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中新增一条“常回家看看”,曾引起巨大的关注和争议。新版“24孝”的第一条就是“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能做到当然最好,做不到的话也不会强求,只要能经常来看看我,就很满足了。”钟翠英的想法,也许代表了大多数的父母。

  网友“娟子”说,儿子和自己不在一座城市,这24条里有很多做不到,但是经常往家里打电话,有假期就尽可能回家。“孩子们也不容易,在外打拼很艰难,能做到这些我们就已经很欣慰了。”

   12下一页

  

  媒体:应从中看到老人的殷切期望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称,“新24孝”触及了很多现代人容易忽略的内容,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对于正在步入老龄化时代的中国来说,对于年轻人压力很大的现实来说,这种提醒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于有人质疑,孝是很私人的事情,甚至是一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觉”,怎么能这么详细呢?这种规定又有多少可操作性呢?文章称,这种行为标准毕竟不是法律,它能够起到的就是一种倡导、提醒的作用,不必要用一刀切的思路去挑剔——主观上想要孝敬父母的人,能从中看到改进的地方,能参照找到一些自己行为的不足,就已经很足够了;至于有些内容因为你的特殊情况做不得,谁又会怪罪你、揪着不放呢?

  燕赵都市报评论指出,新24孝的很多标准是对世俗观念的突破,更加闪烁着对老年人心理慰藉的光点。我们可以揶揄和嘲讽,但我们更应看到老人们的殷切期望,不要让空巢老人成为舆论一次又一次的焦点,更不能让我们孝道的债务越积越多。

  “孝心不能等待”。天府早报评论说,这般浅白道理,人人心中笔下皆有,而又常常在世故的劳碌纷纷中搁浅于江湖。你我他,不缺那份“心”,只不过在白热化的生存压力下,常常失却了陪侍父母身旁的那份淡定雍容。在“都忙着赶路忘记了出路”的时代幕布下,如话家常般把“孝敬的琐碎与细致”絮叨于我们耳畔的“新24孝标准”,就是一碗难得的“心灵鸡汤”。

  相关链接

  新版“24孝”行动标准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内容包括: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亲自给父母做饭

  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学会上网

  10、经常为父母拍照

  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2、打开父母的心结

  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

  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