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男子为乡亲们义务摆渡16年 称是为了家族责任(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4/2012 09:10: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紧握船舵,吴从林坚守的是责任与使命

  父亲说:不管有没有钱,这摆渡就是我们吴家的责任

  他说:送乡亲们过湖,看着他们的笑容,我觉得值了

  为乡亲们义务摆渡16年他一天都没缺(图)

  几十年前,祖辈、父辈靠着一条小木船在湖中摆渡,赚工分养活全家人。改革开放后,摆渡没了工分,也无人给钱,面对乡亲们的现实需要,执拗的老父亲将在广东打工的他叫了回来,让他放弃外面的工作,回村为乡亲们义务摆渡。从开始的不情愿到慢慢喜欢,从家人开始的反对到现在的理解..。。

  吴从林,这位默默在九江县城门乡为乡亲们义务摆渡了16年的汉子,用自己的行动在民间传递着正能量。

  为了家族责任辞掉工作回家义务摆渡

  8月9日,见到老吴时,他正在船上修钢缆,黝黑的皮肤、沧桑的面容都是他多年在船上风吹日晒的见证,三下五除二,老吴就把断的钢缆修好,发动渡船,将一名赶着去九江市区上班的乘客送到湖对岸去。

  “我家三代都是摆渡的,当年我爷爷和父亲靠摆渡养活了家人,后来父亲老了,摆渡又不赚钱没人来接班,父亲就把我叫回来开船。”吴从林说,开始他和老婆都不愿意,不肯放弃在广东的工作。“我父亲的一席话把我打动了,他说‘当年村里算工分,我们家里是靠摆渡生活的,现在赚不到钱了,我们家就不摆渡了?不管乡亲们方便不方便了?这以后在村里怎么抬得起头?不管有没有钱,这摆渡就是我们吴家的责任!’”吴从林说,就为了父亲这些话,他接过了父亲手中的船桨,开始了义务摆渡的生活。

  吴从林所在的城门乡兴联村村民要到九江县或九江市区,走陆路要步行40分钟走到大路上,再搭班车,全程需要1个多小时;而从老吴这里搭渡船过赛城湖,只需10来分钟,而且老吴就住在渡口旁,随叫随到,方便快捷,因此乡亲们都爱从这搭船出行。

  为了方便乡亲16年没有离开渡口一天

  “以前是用桨划船,除了劳动力没啥成本,后来县交通局拨付了部分资金,我自己又去贷款,换了柴油船来摆渡,速度更快也更安全了。不过开销也随之大增。”吴从林说。最穷的时候,妻子找他拿10元钱给三个孩子买鞋,吴从林愣是拿不出来。妻子为这个和他闹了很久的矛盾,后来实在没法,只好去广东打工赚钱贴补家用,这一去就是8年。不仅是妻子不理解,吴从林的孩子也对此有怨气。因为家里穷,吴从林的两个儿子都是读了初中以后因为交不起高中学费而出外打工。“现在我小儿子还说就是因为没读书没文化,在外面找不到好工作”。

  吴从林义务摆渡16年来,每天风雨无阻地开船,也从来没离开过村里,他怕有人有急事要摆渡找不着他。去年的一个傍晚,老吴正在自家的菜地里干着农活,一位老乡急急忙忙找到他,请求摆渡送他去对岸看望病危的亲人。吴从林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锄头,就带着老乡上了渡船,让他见到了亲人最后一面。事后,这位老乡拿着200元钱向他表示感谢,被老吴再三拒绝了。

  这16年来,老吴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遭到家人多少埋怨。他自家那一亩三分地的微薄收入,全部补贴到了义渡工作中来了。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乡亲们实在看不下去了,每次摆渡,乡亲们都要给他钱作为摆渡的费用,老吴却坚持分文不收。实在没有办法,最后,乡亲们决定每家到年底的时候给吴从林送个三五十元的红包,算是补贴摆渡的费用,老吴实在拗不过这番好意,收下了。老吴收下钱后,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乡亲们的钱一定要全部用在义务摆渡上,不论是购买燃料还是维修船只,每一笔钱都有详细的记录,并将账目向乡亲们公布。“现在孩子都能赚钱了,家里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我更要坚持做下去了”。

  “老吴可是我们这里的名人和红人,无论你到附近哪个村去问,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老吴不容易啊,为了我们大家出行方便,奉献了这么多年。”村民吴从美说。

  渡口即将建桥他要再去打工把买船的钱还上

  记者从城门乡获悉,随着九江县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赛城湖跨湖大桥的规划已经完成,不久的将来一座大桥将飞跨两岸,吴从林从父亲那接过来的责任重担也终于可以卸下了。“开始是因为父亲说为乡亲们摆渡是我们吴家的责任,后来则是自己慢慢地喜欢上了摆渡,每天送乡亲们过湖,和他们打着招呼,看着他们的笑容与感激的目光,我觉得值了!”吴从林说。听到这里要建桥的消息,他是有些不舍。老吴望着湖面呆了半晌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渡船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突然叫我离开渡船,我都不知道能习惯不。等渡口取消后,我也许会再去外面打工,赚钱把以前买船的贷款还清,然后再贴补家里,把以前欠家人的补回来!”(记者蔡颖辉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