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学者吁三沙重视东岛环保 勿因建设砍伐稀有树种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26/2012 10:29: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学者吁三沙重视东岛环保勿因建设砍伐稀有树种

  集群的红脚鲣鸟幼鸟。 曹垒 李长寿 摄

  雌雄红脚鲣鸟。 曹垒 李长寿 摄

  

  她和她的团队多次前往西沙群岛的东岛,填补了西太平洋区域关于红脚鲣鸟研究的空白

  女教授曹垒的西沙红脚鲣鸟情结

  它们在海天之间优雅飞翔,轻盈地盘旋,洁白的羽毛、鲜红的脚蹼在铺天盖地的蓝色之中,特别抢眼。它们是西沙的生命,是西沙的灵魂。它们就是鲣鸟,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

  她执着热情,从2003年至2008年之间,出没风波里,多次前往西沙群岛的东岛,执着地研究、观察红脚鲣鸟及其栖息地,大力呼吁保护这一南海的精灵。她是曹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地研究了西沙群岛红脚鲣鸟种群现状和繁殖对策,填补了西太平洋区域关于该物种研究的空白。

  东岛上“稀罕”的女博士

  7月20日至22日,记者电话采访了曹垒以及她的导师刘迺发,还有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原西沙水警区政委陈俨。

  “她很执着,也很能吃苦。”2004年4月1日,陈俨奉命上永兴岛履新,恰巧与曹垒同船前往西沙。巧的是,陈俨2008年4月离开永兴岛,调往南海舰队。曹垒和她的团队在永兴岛上研究鲣鸟的时间,与他在岛上工作的时间基本重合,而且部队为曹垒研究团队提供了很多帮助,陈俨对曹垒在岛上的研究工作可以说了如指掌,他们还共同合作了一篇科普文章《那一抹掠过天际的羽白———西沙群岛的红脚鲣鸟》,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

  “东岛上有一支西沙驻军的守备队,都是男子汉。”陈俨笑说,整个东岛,就曹垒一个女性,起居生活都在军营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也就不难想象了。

  说起在东岛上的研究工作与生活,曹垒说非常难忘。战士们的热情、诚恳,对鲣鸟的爱护,以及为她的研究工作提供的无私帮助,她都难以忘怀。

  每天一大早,守岛战士开着拖拉机把曹垒从营地送到树林里,晚上再接她回来。时间长了,战士们对曹垒的研究工作和方法也略知一二,通过培训后,当曹垒离岛时,守岛战士就主动担负起观察、记录红脚鲣岛的任务。

  情系鲣鸟填补研究空白

  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程度日深,人进鸟退,西沙红脚鲣鸟的种群数量也在急剧下滑,目前仅在东岛有分布。

  2003年,研究水鸟的曹垒争取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沙群岛红脚鲣鸟繁殖生态学研究”,从此与这种美丽的鸟儿结下了不解之缘。

  电话中,谈到红脚鲣鸟,曹垒的声音里就透着一种母性的爱护之情。“非常美丽、非常优雅、非常温和,也很坚强。它们能在茫茫大海上飞行数百公里而不迷失方向,即使遇到大风大浪,也能准确地找到回家的路。”曹垒告诉记者,她把拍到的红脚鲣鸟的相片制成书签,分送给亲朋好友,向人们介绍这种鲜为人知的海鸟。

  经过数年如一日的研究与观察,曹垒研究团队发现,东岛红脚鲣鸟繁殖种群是我国迄今所知的唯一繁殖种群,约有3.55万对,约占世界繁殖种群数量的10%,是太平洋西部最大的繁殖种群,也是世界第二大繁殖种群。红脚鲣鸟的繁殖周期非常长,约为280天-300天;成鸟为了寻觅食物,每天单程要飞行50-150公里;受距离和飞行负荷能力限制,成鸟每天带回来的食物非常有限……这些研究成果填补了西太平洋区域关于红脚鲣鸟研究的空白。

  鲣鸟是海岛生态指示物种

  “红脚鲣鸟筑巢在高大的白避霜花树上,东岛野放的牛群以该树为食物,它们的未来令人担忧;台风对它的伤害也很大,人类活动对它的干扰更大。”曹垒建议,要加强对其栖息地的保护。

  陈俨也告诉记者,2006年12月13日至15日,14级台风“尤特”以每秒超过50米的速度正面袭击西沙,东岛几乎所有的鲣鸟鸟巢都被摧毁,幼鸟的死亡率几近100%。

  “我在西沙近6年,深深感觉海鸟是西沙的灵魂,是西沙的生命。西沙因为有了这些鸟儿,才会显得生气勃勃。”陈俨说,是曹垒的研究,让他和驻岛官兵对鲣鸟及其它海鸟有了更深的认识,才了解到保护海鸟以及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为此,陈俨曾多次邀请曹垒,为驻鸟官兵作海鸟研究的专题报告,以提高官兵爱鸟护鸟的意识。

  曹垒说,由于环境的退化和人类的干扰,现在只有红脚鲣鸟和黑腹军舰鸟在东岛树林里繁殖,而且数量也下降了,尤其是黑腹军舰鸟,数量更少。

  曹垒的导师、中国鸟类协会理事长刘迺发告诉记者,红脚鲣鸟是海岛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曹垒的研究非常有意义,为如何保护西沙海鸟及其生存环境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采访中,刘迺发、陈俨、曹垒都急切地建议,随着三沙市的设立,要更加重视东岛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一切以保护为前提,不要因为建设而砍伐东岛上的白避霜花树,将东岛鲣鸟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加强和促进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记者 范南虹 通讯员 黄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