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10时许,一艘越南货船从海南赴南沙捕捞船队旁边经过。 海南省捕捞船队本次赴三沙渔场生产作业,是渔业企业、合作社、渔民三方抱团合力闯深海。中新社发 王子谦 摄
中新网三沙7月14日电 题:南沙日记:随船记者们的“晕”船之旅
记者 王子谦 王晓斌
同屋的老刘又一次站在舷窗前,“除了海还是海,实在没啥可看的,”他嘟囔了一句,爬上自己的铺位,其实这已经是他今天第三次特意下床看海。
舷窗外茫茫海天,似乎变化的只是太阳的位置,如果不是船头溅起的水花,根本就不能分辨不远处渔船是停还是行。
7月14日,是中新网记者随船海南30艘渔船组成的赴南沙生产作业船队出海的第三天,多位同行同住一船舱,大家成了特殊的“南海之友”。
“采访前先过晕船这关,”船队副总指挥梁亚排的这句话,点开了我们的“晕”船之旅。
虽说乘坐的是一艘3000吨的综合补给船,但在大海上依然犹如一叶扁舟。随着船队驶向深海,风浪越来越大,船也越来越摇晃,晃晃悠悠走在船舱里,记者们打招呼不是问“吃了吗”,而是问“晕了吗”,大家开玩笑地自嘲,我们都是“晕友”。
面对晕船,人们各自出招:有的耳朵后贴晕船贴,有的躺在床上闭目养神,有的和船员聊天转移注意力,有的打开电脑“听”电影,甚至有人提出了喝酒“以晕抗晕”的方法,不过怕耽误工作而作罢。
老刘是内蒙古人,从绿色的草海来到了蓝色的大海,三天来除了时常看看外面,他最上心的有两件事,一是吃饭,二是去驾驶室。
每天的三顿饭,是老刘精神头最足的时候,“饭点就是坐标,吃一次饭路上的行程就少一点,这才有盼头。”吃完了饭,老刘会去驾驶室逛逛,详细地询问航速、风力、风向以及剩余时间,于是每天三至四次航程预报便成了他的重要工作。
有晕船的,也有“晕”设备的。隔壁的小高本是文字记者,但此次出差身兼文字、摄影、摄像多职,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一日晚饭后,他端着电脑急匆匆地闯进房间,“兄弟,帮我看看怎么编片?”经查看,他的电脑上没有视频处理软件,“晕了,只有素材没法编辑,视频只好回去弄了。”
一艘陌生的船只出现在海上。“别晕了,前面有情况!”不知是谁一声大喊,“晕友”们立刻来了精神,扛着长枪短炮奔出船舱。
“这是一艘越南冷冻船,附近应该有越南渔船作业。”船长握着望远镜密切注视着对方的动向,只一刻钟的功夫,这个神秘来客从船队边经过,朝着西北方驶去。(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