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被称为北鲵妈妈的冬花在保护区讲述自己和北鲵的故事。 孙亭文 摄
图为两条新疆北鲵。 孙亭文 摄
中新网新疆博州7月13日电 题:新疆“北鲵妈妈”烦心事:来的人太多会打扰北鲵的生活
作者 孙亭文 许云峰 格丽
蒙古族以热情好客著称,然而居住在距新疆温泉县城大约50公里的苏鲁别珍山谷、守护三亿五千年前的活化石“北鲵”的冬花阿姨对我们的到来很有愠气。冬花是当地一名普通的蒙古族妇女,也是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护站唯一的专职北鲵看护员,被称为“北鲵妈妈”。
“一到夏天,喜欢北鲵的人、想看北鲵的人都会来到管护站,人太多了,会打扰北鲵的生活。由于北鲵白天生活在溪流的石块底下,就怕人来的太多,会踩着北鲵的尾巴啊、小腿啊,会受伤甚至踩死,我就特别心疼啊!”冬花如是对中新社记者说到。
新疆北鲵是珍贵的有尾两栖类动物,是天山和阿拉套山抬升时存活下来的孑遗动物,有“活化石”之称。中国原无北鲵分布的记录,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生物专家在新疆温泉县西部阿拉套山、别珍套山发现有北鲵种群分布。新疆北鲵极像陆地上的蜥蜴,在研究脊椎动物演化中有着重要作用。
已经56岁的冬花已经退休,但是她依然坚守在自己无数次巡逻过的溪流,这里是北鲵生存的地方。“我现在每天还要进行巡逻,到山的深处去看看北鲵,已经十多年了,特别有感情。但是现在有人特别想进保护区看,我就在门口拦着他们,不让他们进来。有时候我就抓几条给他们看看。”
刚开始接触这项工作的时候,冬花并不知道北鲵如何珍贵,但她知道既然是受保护的,自己就一定要保护好它们。她也曾在苏鲁别珍放牧牛羊,但在知道牛羊会踩踏北鲵后,她就不再保护区放牧牛羊了。
“我的孩子们早就想让我回县城或者其他地方居住,这里的气温要比温泉县城低3~4度,我的身体不太好。但是我舍不得离开北鲵,我爱它们啊,特别有感情。”冬花向我们展示她昨天因为到县城拉煤的时候淋雨,手上的关节疼痛,已经肿了。“我想让一个女儿接班,但是我不相信她能像我这样爱护北鲵。”
中新社记者问冬花是否知道有媒体称她为“北鲵妈妈”时,她古铜色的脸上出现了羞涩的微笑,表示知道。“我看北鲵就像看我的孩子一样。”
记者跟随冬花阿姨走进保护区,一条潺潺溪流从大山深处缓缓流出,溪流中有许多石块。她就随手搬开石块寻找北鲵,在保护区的开端处,北鲵并不常见,而越往保护区深处,在石块下找到北鲵越容易。冬花告诉记者,新疆北鲵对水环境依赖性很强,它们生活在山谷里的浅水中,干旱或者洪水都可能使其死亡。
据悉,新疆北鲵的生活习性也有一定的特点,成体体长最大不超过30厘米,体长20厘米者较多见,栖息于海拔2100——3200米的高山泉水小溪、高山湖泊浅水处;非繁殖期成体及亚成体白日多隐藏于小溪边松散的泥草处、岸上潮湿的草墩、洞穴及石块下;幼体在浅水石块下栖息。夜晚活动觅食。发水生昆虫幼体为食,如石蛾幼虫、石蚕及石蝇幼虫等,成体在草地捕食甲虫、蚯蚓等。冬季进入冬眠期,3月份开始活动。每年5月初,新疆北鲵就进入繁殖期,成体不一定每年都繁殖。雄性先在水中石快底面产出一“精柄”,紧接着雌体泄殖腔孔对接在“精柄”上产出一对卵胶囊,显倒“V”字型悬挂在石块下,卵粒数30——98粒不等,孵化期为46至50天左右。幼体在水中以外鳃呼吸,完成变态后的幼体为亚成体。该科有种内残食现象,野外孵化出的幼体成活率较低。
“以前苏鲁别珍有三十多个泉眼,但是现在只剩下三个泉眼还在流水,北鲵的范围越来越小。”为保护北鲵,2011年,温泉县紧急投资40多万元,修建引水工程,将附近阿拉套山的雪水引入苏鲁别珍等四处北鲵栖息地。
记者采访期间,冬花说的最多的还是她的烦心事,“冬天和当地牧民吵架,他们的牛羊会越过保护区的栅栏,踩踏溪流中的石块,夏天要和想进入保护区的游客吵架。人一多,北鲵就不好找到了。”冬花说,她会坚持下去,保护这些和她一起生活了十年的“孩子”。
据悉,为加强对新疆北鲵的保护,新疆于1997年正式批准建立“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3.5亿年前,新疆北鲵在准噶尔盆地的水域中曾有广泛分布,但目前只分布于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处极狭窄的范围内。因这一物种极为珍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红皮书”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