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车”用妈妈谋生的黄包车
温岭一对新人本意:想对妈妈说声“谢谢”
16辆用鲜花、绸缎、彩带装饰的黄包车(即营运三轮车)组成婚车队伍,6月30日缓缓骑过温岭市中心最繁华的路段,引来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这是最温暖的一支婚车队伍。作为“主婚车”的黄包车,是新郎妈妈踏了12年的“谋生工具”。
曾想借跑车当婚车
6月30日一大早,16辆黄包车准时集聚在温岭一家花店前装饰。花店老板称,自己装饰过无数辆婚车,可装饰黄包车,还真是第一次。
“用黄包车做婚车,是我老公想出来的。”新娘小庄对新郎小程的创意很自豪,最初,小夫妻还曾想过,去借跑车当婚车,可后来念头一转,有了这个主意。
其实,小夫妻的这个举动,更大的含意是:对新郎的妈妈说一声“谢谢”。
原来,小程是独子,他的父母原先在上海做玩具小生意。等小程念小学,父母放弃了红火的生意,回到了温岭老家。小生意自然断了,可日子还得继续。父亲有力气,于是去了砖窑厂;母亲没啥技术,在邻居的带动下,开始踏黄包车赚钱,这一踏就是12年。
听说儿子结婚要用自己的黄包车当婚车,小程的妈妈一开始还不愿意:“年轻人都要面子,结婚时开进开出的都是高档轿车。我家儿子如果用黄包车,太委屈了!”
不过最后,妈妈在两个孩子的劝说下终于答应了。
妈妈黄包车最温暖
“为了支撑这个家,妈妈太辛苦了。家里的事情一做完,妈妈就会踏着黄包车到外面拉客人。”小程说,踏黄包车的,差不多都是身强体壮的大男人,妈妈却一直坚持了下来,真的不容易,“看着妈妈晒得黑黑的皮肤,越来越驼的背脊,真是感到很心疼。”
妈妈的车,小程再熟悉不过了,连坐垫上破了几个洞他都一清二楚。
“在我的心目中,妈妈的三轮车最温暖。”在小程念小学的时候,每天去载客人赚钱之前,妈妈都会用黄包车送小程去上学,而放学的时候,妈妈又总会早早等候在学校门口。最让小程印象深刻的是他15岁那年,有一天突然发起高烧。“那天已经很晚了,整个村子漆黑漆黑,还下着大雨。妈妈用被子包好我,抱上黄包车,就往医院踩。”
“到医院时,我睁开迷迷糊糊的眼,看到妈妈浑身湿透,在不停地喊我名字,我就想,有妈妈在,我肯定不会有事的。”
儿媳也坐过黄包车
妈妈的黄包车,在媳妇小庄看来同样印象深刻,“我只坐过一次婆婆踏的黄包车,那种感觉,真是一辈子都忘不了。”
原来,有一次小庄从小程家出来,准备打车去城区买东西,婆婆说什么也不让打车,执意要踏黄包车送小庄过去。
“那是我这辈子最坐立不安的一次坐车。”小庄说,婆婆在前面用力地踩车,汗从她面颊上慢慢流下来,“婆婆和我说过,她拉一趟客人,能赚3块钱。想想自己打个车,一下就是几十元车费。”
自从坐了这趟车,小庄学会了精打细算。(朱海伟 陈栋)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