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老伯为领养老金 每年拿近期报纸拍照证明仍存活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06/2012 11:42: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养老焦虑症盛行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最近,每个人都在考虑一个问题,当我年老时,是不是会老无所依?

  这缘起近期相关部门的几次表态——明确表示我国将对“延迟退休年龄”展开研究。虽然人社部称,不会立刻调整退休年龄,但专家认为,延迟退休将是大趋势。此外,养老金缺口、养老双轨制也频繁刺激着公众的神经。

  这引发公众对养老的普遍焦虑——延迟退休会不会出现“钱还在,人没了”?甚至随着物价持续上涨,“人还在,钱没了”?

  有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超过39.6%的城市居民对于自己当前或今后的养老照料问题有忧虑。

  数字是枯燥的,但揭示的问题是有力的:我们的养老会不会真的出现问题?

  养老焦虑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2011年,有一首由农民工歌手旭日阳刚翻唱的歌曲——《春天里》突然之间红遍中国,并登上当年央视的春节晚会。不少人说,旭日阳刚版《春天里》之所以有令人感动的力量,在于发自社会下层的呐喊。

  《春天里》有一句歌词令颇多人深有感触——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这句听上去浪漫实际却充满无奈的歌词透露出一种广泛的担忧——对老无所依的焦虑。

  年老,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阶段,而能否体面的度过,却难以预料。

  到了今年,这一焦虑更为广泛。近日,网络上疯狂转载这样一则帖子:“随着物价上涨,80后退休前需准备314万退休金;如果你是50岁,退休前需备好养老金116万。”这个帖子引发无数人的担忧。一位叫莫莫的网友说,辛苦一辈子,到老却不能衣食无忧,那年轻时的奋斗还有何意义?

  此外,经济学家郎咸平今年4月也在博客上说,以北京为例,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费是5万元,如果CPI的涨幅维持在3%的水平,那么20年后需要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一年就需要9万元。假如现在距离退休还有20年,而退休之后还要再活20年,那么你在退休之后就需要242万元的养老金。

  但有专家表示,如此计算养老成本不存在实际意义。因为虽然通货膨胀率是会一直改变的,但工资水平也会改变,人们的投资回报率也会变。网友的担忧实属多余。

  计算方法是否有误暂且不谈,但谁也无法否认,养老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不仅对劳动者,对整个社会和国家来说也是如此,对于向来向往“子孙绕膝,老有所养”的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

   123下一页

  

  延迟退休 钱还在,人没了?

  其实,公众的养老焦虑早就存在,但在今年却引起了白热化的讨论。这源自近期官方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几次表态。

  6月2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其中提到,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将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

  7月1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再次提出,中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事实上,在作出上述表述之前,相关部门近两年就延迟退休一事已多次试探民意。比如,今年6月5日,人社部在就社会保险关系转续问题答复网友时表示,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人保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再如,2011年3月,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年会上,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也表示,从应对人口老龄化和长远发展来看,延迟退休年龄应该是一种选择。更早些时候,2010年10月1日起,上海开始施行“柔性退休”尝试:企业职工在自愿协商的前提下,可以延迟申办养老保险金。

  然而,官方长时间多次的试探并没有强化公众的接受度,公众一边倒的反对延迟退休。人民网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参与投票的176万网友中,有94.5%反对延迟退休。

  有网友称,“2011年中国人均寿命73.5岁。我们从25岁开始工作,到65岁退休,整整缴纳40年的社保,却只能享受8年养老社保! 恐怕有的人缴了一辈子社保,最终只能领取冥币了!”

  这不禁让人想起小品《不差钱》中的一句台词,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钱还在,人没了。

  面对养老,公众还存在另外一种担忧——我们的养老金够花吗?据媒体报道,截至2010年底,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高达1.7万亿元,据测算,2001年到2075年间,中国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

  这是另外一种焦虑——人还在,钱会不会没了?

  在两种焦虑下,有网友感叹,养老有风险,长寿需谨慎。

  黑色幽默 “最牛养老金”的水桶效应

  激发网友焦虑的还有一则则关于养老的“黑色幽默”。

  今年4月,《工人日报》报道,1995年,家住浙江台州椒江区的黄大伯月工资只有70元,他花了200元“巨资”给老伴和儿子都入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时至今日,17年过去了,黄大伯一打听,他老伴要么选择一次性领走总共300块钱的养老金,要么接受每个月只能拿到2元的养老金。

  去年12月,《温州都市报》报道,温州的倪老伯为了领养老金,每年都要拿近期的《人民日报》拍照,将照片送给原单位,以证明自己还活着。倪老伯说,每年要拍两次,原单位就是担心他们人不在了,有人冒领养老金。

  ……

  在回应2元养老金时,人社部曾表示,这只是个案。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地方搞过农村养老保险的尝试和探索,“现在我们看来这样一种尝试和探索并没有取得成功”,失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筹资模式,是农民自己缴费而没有政府的补贴,最后只能维持很低的领取水平。

  虽然只是个案,但却引发普遍的担忧,因为黄老伯的事例是我们的养老体系的一个“短板”,影响到整个“水桶”。所以有网友无不忧虑地说:“物价上涨让人老不起,人人都可能成为‘黄老伯’”。

  公众对“两元养老金”的关注也未止于就事论事,他们由此及彼引发更多担忧:养老金够不够花?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月人均养老金的水平达到了1531元。但按目前物价水平,这样一个低标准的养老在城市中也只能解决温饱,如果加上看病,很显然日子就比较艰难了。此外,养老金增长慢如“蜗牛”,近些年,虽然企业退休工资“连涨8年”,但涨幅过小,今后养老金能否跑赢物价?

  当公众对老无所依的担忧越来越普遍时,这样一则则黑色幽默无疑进一步刺激了公众。而养老焦虑就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沉重的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调查,目前超过39.6%的城市居民对于自己当前或今后的养老照料问题有忧虑,38.9%表示对于自己的养老金来源有忧虑。数字是枯燥的,但揭示的问题是有力的:养老问题何以解决?

  上一页123下一页

  

  饱受诟病

  养老金何时“并轨”?

  面对养老焦虑,回望我国的退休制度,我们会发现,它在不同时期都留下了不同的制度思路和国情特点。

  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基本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1958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定程序颁布的职工退休法规。这个暂行规定统一了企业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

  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时,全国积压了整整200万应该退休的人员不能退休,因为“文革”期间退休制度接近瘫痪。国家于是出台临时办法解决退休问题,企业的工人退休后由企业负责发放退休金,事业单位由国家财政拿钱。

  这也就是现在颇受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由来。但因为那时候所有的企业都是国家的,企业的利润用来先发放退休金再上缴国家,实际上和国家财政直接支付是一回事,企业和事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额也差不多,所以大家都没有意见。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国企开始裁员增效,企业职工变成“社会人”,就必须建立独立于企业的社会保险体制,而事业单位就没有建立独立于单位之外的社保体系的动力,所以他们一直由国家财政负责,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今天。

  这也造成了今天面对延迟退休时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据媒体报道,私营企业员工,对于延长退休年龄普遍反对,态度悲观。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则倾向于赞成延迟退休。

  这其实是养老焦虑中,最让公众心堵的一件事——凭啥公务员不交养老金,退休后却能领到达工资80%~90%的养老金,而企业员工则只能领到45%不到?

  取消养老双轨制的呼声由来已久,但难有作为。如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早就表示,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双轨制不公平,关键是要看有关部门是否下决心来改变。换句话说,在讨论和实施延迟退休之前,首先要把养老金的多轨制改为单轨制。

  有网友说的好,其实养老焦虑并不可怕,怕的是讳疾忌医,带病前行。(记者 高家涛)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