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七旬翁编写儿童识字读物获教育部优秀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18/2012 18:41: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江苏)扬州七旬老人编写儿童识字读物

  “一‘人’加一‘人’,‘从’此不离分,一‘人’加二‘人’,‘众’人往前奔。”日前,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组织开展的第三届全国优秀童谣征集推荐活动揭晓,76岁的扬州老人陈锡瑾凭借短短四行的《“众”字歌》获得优秀奖。记者了解到,这首儿歌出自他编写的一本儿童识字读物《小魔棒》,据了解,这还是扬州第一本拼字读物。

  老人称获奖纯属意外

  昨天下午,获悉这一消息后,金陵晚报记者电话联系上陈锡瑾老人。“这次得奖,纯属意外。”老人告诉记者,他是将作品送到了区里,区里逐层往上报,并且给他的作品加上“众字歌”这个名字。

  “那一次,我接到江苏省教育厅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我是不是有一篇‘众字歌’参加比赛了,并说该作品获得了优秀奖。”陈老师说,当时他想了一会儿,没想起来这个作品,他就告诉对方好像不是自己的作品,可当天晚上,他突然想了起来。“一‘人’加一‘人’,‘从’此不离分,一‘人’加二‘人’,‘众’人往前奔。这不就是‘众字歌’吗?”陈老师说,第二天,他又给对方回了电话,确认是自己的作品。

  “我是江都教师进修学校的退休教师,学校开了‘幼儿文学’课,很多老师都望而却步,我却很喜欢,从1989年开始,我就写儿童文学特别是幼儿文学了。”陈老师说,其中有一本儿童识字读物《小魔棒》,是他这一年多来的劳动成果。而“众字歌”就是其中的一篇。

  从字谜中发现汉字乐趣

  陈老师说,他是江苏省作协会员,儿歌、童话、寓言、故事、散文,甚至连环画脚本,他都尝试过,在《看图说话》、《小朋友》、《读读写写》、《拼拼读读画报》、《幼儿文学报》等十几家报刊发表过作品。2010年的时候,他在一些读本上看到,有作者用“笔画拼字”的方法写儿歌,反响很大。“我觉得这是一个识字的好办法,也写了几首,发表后大家都说好。我想,既然是个好方法,不能总这样零零散散地写,应该系统地写一本,一句歌谣对应一个汉字,变成孩子玩‘添缺游戏’以及‘拼玩游戏’的‘拼字指南’,孩子们唱着儿歌,做着游戏,就可以记忆和理解这个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着手这项工作了。”

  编儿歌从何处入手是最难的。在开始编儿歌的时候,陈老师首先想起了小时候猜过的字谜,很多都是字形谜,循着这个思路,他编出了最初的一些识字儿歌。“‘口’字添一横,‘日’子过得甜,‘日’字添一横,‘目’标看得远,‘目’字添一撇,‘自’强永向前。”陈老师说,一首儿歌对应着一组形近字。孩子通过读儿歌,反复拼摆,很容易就把一组形近字辨析清楚了,儿歌本身还积极向上,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去年,陈锡瑾已编好170首识字儿歌。“每天坐在书桌前写啊看啊,翻了很多遍字典,又要是儿童常用字,又要押韵,还要是讲故事的形式,其实真的不容易。”在经过几次审核修改后,这本儿童识字读物《小魔棒》终于出版了。据了解,这还是扬州第一本拼字读物。

  幼儿识字要边玩边学

  不久前,教育部公示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其中语言领域分为听和说、阅读和书写准备。“从这个可以看出来,阅读已被列为3至6岁幼儿的发展目标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陈老师说,早期阅读对幼儿有很大的好处,但幼儿认字少,如何认字是关键。

  “幼儿认字要边玩边学,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对认字的兴趣。”陈老师说,让孩子唱着儿歌,做着游戏,在较短时间内轻轻松松学汉字,符合幼儿的特点,孩子学起来也就特别快。

  附件 陈锡瑾编写的儿歌

  《“众”字歌》

  一“人”加一“人”,

  “从”此不离分,

  一“人”加二“人”,

  “众”人往前奔。

  《“虫”字歌》

  “虫”加“亡”,牛“虻”飞

  “虫”加“义”,蚂“蚁”跑

  “虫”加“斗”,蝌“蚪”游

  “虫”加“文”,毒“蚊”叮

  “虫”加“乍”,蚂“蚱”跳

  《“口”字歌》

  “口”字添一横,

  “日”子过得甜,

  “日”字添一横,

  “目”标看得远,

  “目”字添一撇,

  “自”强永向前。(记者 姜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