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徐州:水稻播种在即遇虫害 亩虫量达百余万头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13/2012 17:58: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徐州6月13日电 (拾冠之 张延安)徐州市农委今日公布最新病虫害信息称,一些主产区小麦收割后,大量灰飞虱从麦田迁移到水稻田,据各地对未防治的系统田跟踪调查,全市大部分地区在6月11日前后出现了灰飞虱迁入秧田现象,虫量增长幅度较大,6月11日全市12块系统田平均亩成虫量达53.9万头,最高的达126万头,是3天前1.5倍。

  随着小麦收割与水稻播种进入高峰时段,秧田灰飞虱虫量又一次出现迁入高峰。据介绍,前一阶段防治过的秧田由于不断有新的迁入虫源补充,虫量依然较高。6月10—12日,农业部门在全市普查了1000块秧田,平均亩虫量为23.75万头,比7天前上升1.28万头。而且目前全市秧田虫量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田间虫量从几千头到几十万头不等,凡适期用药、药种对路的田块虫量均较低,一般在控制在5万头以下,而一些防治较差的田块,亩虫量多在40万头以上。据调查统计,全市秧田亩虫量超过10万头的田块占80%左右。

  根据灰飞虱发生规律,以及目前的虫情和虫态分析,田间二代若虫已开始大量出现,根据一代灰飞虱的发育进度推算,全市预计二代若虫高峰期在6月16—18日。由于灰飞虱迁入期长、虫量大,到目前为止徐州部分地区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偏重发生的势头尚未得到明显遏制,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随着水稻的陆续移栽,防治工作面临一个新的挑战。针对当前病虫发生的情况,徐州农业部门开始全面部署下一步的防治方案:由于秧田面积小、种植集中,建议有关部门抓住水稻移栽前的有利时机,按照3天防治一次的要求,治秧田保大田,以减轻大田防治压力,力争在移栽前再防治1-2次;另外,水稻移栽期间正值二代灰飞虱卵孵化盛期,大量的虫卵将随着水稻的移栽而带入大田传毒危害,各地可以在移栽后5-7天水稻返青活棵期全面开展一次防治,以后视病情、虫情发展再开展后期的防治。

  同时,徐州市农委有关专家指出,灰飞虱对药剂的选择性强、防治难度大,目前田间防治差的田块主要是用药不对路所致,因此在下一步防治可选用长效与速效混配的药剂,如选用吡蚜酮、稻丰散、烯啶虫胺、毒死蜱、异丙威等合理混配或交替使用,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开展统防统治,提高对灰飞虱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