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西钦州6月12日电 题:中马钦州产业园开启广西沿海农民新生活
中新社记者 冯抒敏 杨强
“家里已经拿到征地赔偿款,我们计划用一部分钱建房子,然后再做些养殖。”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丹寥村农民陈胜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陈胜超所说的征地赔偿款,是指正在犀牛脚镇推进建设中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征地赔偿款,陈家30亩种植桉树的山林恰好位于这个产业园区一期规划区域内。此前,陈胜超一家与丹寥村大部分村民一样,以种地和打零工为生。对于未来的生活,这些失地农民正在逐步适应和规划之中。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政府合作的第一个园区,也是继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第三个由中国和外国政府合作的产业园区。按照中国政府批复,位于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园区功能分区包括工业区、科技研发区、配套服务区和生活居住区。园区首期15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7.87平方公里。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吴良佐说,自2011年6月起,钦州市政府即开展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项目土地征储工作。截至目前,产业园区已征收并平整土地3000多亩。
他说:“今年4月1日开园以来,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永久性供水的钦州市第三水厂项目已经启动,园区的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正加快推进。建设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的园区公共服务中心目前已完成整体封顶,进入装饰工程施工阶段。”
吴良佐还透露,当地官方正在抓紧研究并制订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工作机制、管理体制以及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今年7月中旬在广西南宁举行的中国—马来西亚产业合作专题峰会上,来自中马两国的政要和企业家将共商中国与马来西亚产业合作的趋势,全面推动中国—马来西亚产业合作,共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发展。
作为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政府合作的重大项目,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开发对于被征地农民来说,或许会是一个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机遇。在犀牛脚镇丹寥村农民陈胜超所在的村子里,全村1000余人陆续拿到征地赔偿款,有的村民用征地赔偿款购买汽车经营运输;有的投资发展特色种养;有的则谋划进城做生意,计划以征地赔偿款作为“发展基金”开创新的生活。
在另一个被征地的犀牛脚镇新联村委苦竹坑村,村民们在征地协议上签字后,将村里闲置的780多亩集体土地支持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建设。他们期待,“园区建在家门口,或许以后我们有机会到园里就业,不用再千里迢迢跑去广东打工了。”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顺利推进,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区域内被征地农民的支持。”钦州市政府官员表示,政府在园区征地上保障依法依规进行,征地款落实到位,同时采取就业培训、创业指导等帮助被征地农民实现二次创业。(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