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广州卖报婆婆开无人售报亭 称大家都是讲信字(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11/2012 08:33: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广州卖报婆婆开无人售报亭称大家都是讲信字(图)

  今年73岁的欧婆婆卖报十多年了。

  市民在欧婆婆的报亭自觉投钱买报。

  

  专家:婆婆的信任提高了街坊对自身的要求

  “诚”“信”互相促进是公民社会的最好体现

  本报昨日对广州南岸路“无人售报”报亭的报道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昨日上午,欧婆婆报亭上的《广州日报》上摊不到3小时就卖光,不少街坊专程前来为欧婆婆捧场。婆婆告诉记者,她经常得到街坊的帮助,她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帮助别人。

  专家认为,欧婆婆“无人售报”对他人的充分信任,无形中也提高了购报者对自身诚信的要求,于是大家都能自觉付钱,这是“诚”“信”产生的互相促进作用,而这正是广州逐步建设起来的公民社会的重要体现。

  婆婆心声

  “我相信大家都是很自觉的,大家都是讲个‘信’字,诚信值千金。我也知道有些人不给钱,我也不会骂,全凭良心啊,都是那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实地探访

  街坊齐捧场

  60份《广州日报》三个钟卖光

  “今天的《广州日报》特别好卖,不到三个钟就卖光了。”昨日上午11时,记者来到南岸路欧婆婆的报亭,她开心地对记者说。同一时间,不断有市民前来购买《广州日报》,很快,发行员又补充了几十份上摊。

  “我家里订了报纸,看到报道专程再来买一份,支持欧婆婆,”家住荔港南湾的李先生说,欧婆婆的做法是诚信社会的一个典范,“正因为婆婆信得过他人,买报纸的人才更加要自觉付钱,不然心中有愧啊。”

  记者留意到,在南岸路上有好几家报刊亭,欧婆婆的报亭位置并不算好,但报纸的销路却不错。街坊林女士说,“婆婆好好人,老人家不容易,买报纸我都是帮衬她。”有一名年轻爸爸带着孩子来买儿童画册,婆婆还附送了一个价值1元钱的徽章,让小男孩十分高兴,“画册的利润大,我都会少赚一点送个小礼物让小孩开心一下。”婆婆告诉记者,“人家高兴,我也开心,不是只图赚钱。”

  中午时分,欧婆婆回家休息片刻,记者便在报亭附近观察行人购报的情况,20分钟里,先后有7名行人自觉在钱箱中投币。其中,杨先生投币的方式十分特别,他专门将1元钱的半截塞进钱箱,另半截却露在外面。记者于是上前询问为什么这样做。杨先生坦言,他担心自己投币的时候别人看不到,却看到他拿走报纸,“万一被人家议论就不好啦,为了避嫌,我每次投币都要露出半截纸币,我建议搞一个透明的钱箱更好。”

  记者随后将杨先生的忧虑告诉欧婆婆,婆婆哈哈一笑说,“根本不用担心,我相信大家都会自觉投币的,也不会怀疑任何人,还是那句话‘人在做,天在看’,大家都是讲一个‘信’字。”

  婆婆其人

  吃尽苦头 一个人拉扯大六个孩子

  心怀感恩 坚信“人善人欺天不欺”

  在欧婆婆的报亭里,摆放着多张她和儿孙们的照片。笑容的背后,一家人曾历尽坎坷。“我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却会讲一口湖北话,”欧婆婆向记者娓娓道来,50多年前,欧婆婆在当时的广州输变电站工地上做散工,经人介绍认识了丈夫——一名湖北籍的电力工人。

  “能养活六个孩子

  我很感谢老天爷”

  1958年,婆婆的大儿子在广州诞生,一家团聚的生活仅仅持续了三年。因为当时的政策,婆婆作为职工家属要下放回乡生产,她便带着儿子到了丈夫的家乡从事农耕。“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下地种菜、上山砍柴全部包办,连孩子出生都是我自己接生的,用烤过火的烂布做襁褓,什么苦都吃过。”欧婆婆指着自己被压弯的驼背说,这就是那些年太辛苦留下的病根。

  1964年,下放回乡的家属期满回城,本以为能回到广州,可是丈夫却告诉她,最关键的那份证明丢失了,她和孩子只能继续留在乡下。

  这一待就是23年,欧婆婆在湖北乡下先后生下了5个子女,丈夫给的家用极少,全靠她干农活才养大6个孩子。1984年,大儿子到广州顶替父亲的岗位,欧婆婆和年幼的孩子才有机会把户口迁回广州,二儿子和三儿子留在了湖北乡下,至今两地分隔。

  回到广州后,欧婆婆更加卖力地赚钱。当时她一个人做两份工,白天在医院做清洁工,傍晚就到自行车保管站值夜班。“孩子多,没有别的办法。”所幸孩子们都十分懂事,家里做饭和家务都是孩子们来操持,不用她太费心。

  欧婆婆先后做过医院、学校的清洁工,酒楼的洗碗工,车场保管员等工作,一直到60岁,最年幼的女儿也参加工作,她才正式结束打工生涯。婆婆指着挂在报亭上的《难忘母爱》读物对记者说,“母亲真的是很伟大,我能养活六个孩子,而且个个都身体健康,我很感谢老天爷,正所谓‘人善人欺天不欺’。”

  卖报屡遇热心人

  便民椅回馈街坊

  “我是60岁那年开始卖报纸的,最早卖的就是《广州日报》”,欧婆婆一边说一边拿出自己塑封珍藏的《<广州日报>零售许可证》。当时,她赋闲在家,却发现劳碌了一辈子,一闲下来就堵得慌,于是就想到了摆摊卖报纸,既能赚点养老金,也能找点寄托。于是,她就物色到西场立交桥底下的一个位置,用木箱摆起报摊。

  “开始时也不顺利,是一位城管的同志帮了我。”欧婆婆十分感谢这位名叫梁荣昌的城管负责人,“他知道我没有单位,没有退休金,就向街道申请免去我摆摊的费用,后来还替我申请到现在这个报刊亭,实在很感谢他。”

  “派出所的李SIR、傅SIR平时也很关照我,傅SIR经常路过都帮我撑起太阳伞遮阴。”让欧婆婆记挂着的还有广州日报广雅站发行员蔡国立,“小蔡非常热心,经常帮我开摊,我去年收到的假钱都是他替我发现的。”欧婆婆说,去年有一天,连续有8个人都持10元来买一元的报纸,她当时并没有发现不妥。中午点算时,刚好蔡国立在场,发现那8张10元都是同一字母编号的假币,还替婆婆报了警。

  受人相助的欧婆婆也总是想办法帮助其他街坊,婆婆报亭里总是多放两把椅子备用,方便走累了的街坊也能坐下来歇歇脚。记者采访时,先后有两名路过的街坊都在报亭边上坐下来,跟欧婆婆拉起家常,话题既有当天的新闻又有市场的菜价,“一来街坊可以喘口气,二来又可以陪我聊聊天,这样多好。”街坊们对婆婆的做法也是称赞有加,路过都要跟她问声好打个招呼。

  “这里是我的寄托,不舍得放弃”

  欧婆婆每天的生活十分规律,早上6时多起床一次做好早餐和午餐,一般都是煲粥,在家里吃过早餐,就把午餐装进饭盒里带到报亭上,8时前准时开摊。除了上厕所和中午休息片刻,其余时间婆婆都在报亭中度过,风雨不改。街坊们告诉记者,欧婆婆的子女和女婿都曾力劝她不要继续经营,前两年婆婆病倒住院,报亭转租给他人经营了一段时间,后来婆婆发现那人经营私彩的小报,就重新由自己来经营,“不能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

  “这里是我的寄托,我不舍得放弃的,”欧婆婆告诉记者,现在子女们都清楚她的心思,不再强求她放弃。婆婆多次向记者提出,希望能解决报亭通电的问题,“通了电就能安装电动卷闸,不用麻烦别人,也能用上风扇,不会那么闷热。”

  昨日,记者向广州报刊亭有限公司反映了婆婆的诉求,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相当部分的报亭由于路段的管线原因未能通电,目前已经着手调查南岸路该报亭的具体情况,今天将给欧婆婆一个明确的答复,尽力解决报亭通电问题。

  对话

  婆婆:“有人不给钱我也不会骂”

  记者:为什么会想到无人售报?

  欧婆婆:很多年前就开始这样做,最开始时是没有箱子的,我时不时走开上厕所,有些熟悉的街坊会把钱压在镇纸上,有些随便放就被风吹走了。后来我觉得既然方便大家买报,不如搞个钱箱。女儿帮我打印了告示,女婿帮我做了箱子,从摆摊时开始用一直用到后来进了报亭。

  记者:有没有遇到不付钱的人?

  欧婆婆:很少,我相信大家都是很自觉的,大家都是讲个“信”字,诚信值千金。我也知道有些人不给钱,我也不会骂,全凭良心啊,都是那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记者:我看到你找钱时都会反复叮嘱顾客点算清楚。

  欧婆婆:是啊,我年纪大眼也花,如果给少了钱,就过意不去。不过通常街坊都是说“不用啦,信得过你”。

  记者:天冷天热时守在报亭很难受,为什么不回家享享福?

  欧婆婆:辛苦了一辈子闲不住,一闲下来浑身难受,卖报纸就是我的寄托,同街坊“倾下计”很开心,还能避免老年痴呆。现在有了报亭,不怕日晒雨淋,天冷也还好,就是怕天气热,又热又闷很容易感冒。

  婆婆儿子:“反对她卖报也没用”

  王先生是欧婆婆的小儿子,在荔湾区一间中学担任教师,对于妈妈“出名”了,他呵呵一笑,半开玩笑半责备地说,“你们的报道更加坚定了她继续卖报纸的决心,恐怕我们以后再怎么做思想工作都没有用了”。

  记者:听婆婆说,你们兄弟姐妹并不赞成她卖报纸?

  王先生:是的,我们都不赞成,妈妈总是说一个人在家很无聊,会得老年痴呆症,她也没有别的爱好,不喜欢上公园,唯一寄托就是卖报纸。近几年,她的身体并不好,在我们的强烈劝说下,有段时间她把报亭暂时转租出去,没想到留在家里真的病倒了。她于是理直气壮要求继续卖报纸,我们也不好再强求了。眼看着今年的酷暑要来了,本来我们都动员她7月份开始暂时不要卖报,她没有答应,但有点动摇。呵呵,你们一报道,妈妈发现原来自己的做法能感染其他人,觉得自己还有价值,这下她就坚定了继续卖报纸的决心,恐怕我们以后再怎么做思想工作都没有用了。

  记者:在你眼里,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

  王先生:妈妈对我们更多的是“身教”,她没有多少文化,说不出什么道理。在我眼中,她是一个十分善良、诚实、勤快的人,性格很温和,想事情比较简单。我从来没见过她与别人红脸,可以说是与人为善的那种人,但是很坚强,也很诚实,自食其力吃了许多苦养大我们六个孩子,她用行动来教会我们勤勉诚信,我们兄弟姐妹都继承了她身上的优点。

  记者:你们怎么看待婆婆设立的“无人售报”箱?

  王先生:我觉得对妈妈来说是很正常的一个事情,我们一点不惊讶,她提出想法以后,我妹妹、妹夫马上帮她弄好了箱子。正如她所说的,大家都是讲一个“信”字,她信得过别人,也相信别人会自觉付钱。说实在的,卖报能赚几个钱,哪怕偶然碰上不给钱的人,也就是一两次,我不相信他会每次都心安理得不付钱。我觉得《广州日报》报道是一件好事,能够让更多的人相信诚信的存在,希望呼唤更多的人能够这样做。

  专家解读

  “诚”“信”互促 打造公民社会

  广州市人大代表、市社科院哲学文化研究所所长、哲学博士曾德雄认为,欧婆婆“无人售报”对他人的充分信任,无形中也提高了购报者对自己的要求,于是大家都能自觉付钱,“诚”“信”互相促进,是广州逐步建设起来的公民社会的最好体现。不久前发布的广东精神中,就有“诚于信”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广东、广州的特色。

  他说,近些年一些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消减着大家的道德感,让一些人想做好人时失去动力和动机。广州长期以来形成的商业传统,使公民社会发展更趋成熟,公民文化更发达,公共生活的空间更宽广,彼此之间有着良好的诚信和契约精神,大家形成了一种共识,即如果互相欺骗是不可能有公共生活空间存在的。“经常会听到外地学者的评价,广州是全国最典型的公民社会,这是广州最大的隐形财富,能够不断开创全国风气之先的根源。”曾德雄说,在发达的公民社会中,不仅诚信的水平比较高,社会成员对诚信也有更高的要求,这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他建议,对诚信互助的好人好事,政府应给予鼓励或表彰;学术界应对公民文化的内涵加以提炼;媒体应大力宣扬,共同努力营造公民社会。文/ 记者 廖靖文 图/ 记者 苏俊杰、曹景荣

  本报热评

  “一元钱诚信”张扬无价广东精神

  本报评论员 练洪洋

  在广州南岸路有一个报刊亭,经常无人看管,档主为方便街坊购报,特设木箱让顾客自觉投币。难得的是,多年来顾客都十分自觉,极少发生不投币的情况。

  一元钱的报纸,事小;一元钱的诚信,体大。这一小小的诚信佳话,是一道洋溢着古典意蕴的人文风景,闪耀着温润人心的道德光辉,张扬着“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公民的一张“金质名片”,是人立于世不可或缺的优良品格;“信,国之宝也”,人无信不立,社会亦然。一个美好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诚信的社会。“内诚于心”方能“外信于人”,无人看管报亭的主人,予诚予信,坦坦荡荡;自觉投币的广州街坊,以诚换诚,以信获信。

  谁说人心不古,诚信无存?广州南岸路这家小小报刊亭就是一块诚信试金石,擦拭出广州人的诚信含金量。2010年,北京一家邮政公司在国内几所大城市进行市民诚信度测试活动,结果显示,广州人的诚信度位居前列。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或许,南岸路无人看管报刊亭只是诚信的“小善”,但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每一位市民都能从我做起,从“小善”做起,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一个公众言而有信、企业重诚守诺、政府取信于民、社会相互信任的“诚信广州”、“诚信广东”庶几无忧。只有“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才有正确的方向,“幸福广州”、“幸福广东”才有可靠的保障。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一元钱的诚信”向全社会传递诚信的正能量,引导公众向善,值得褒扬。

  记者手记

  点滴真情成就身边好人

  连续两日对欧婆婆的采访,令记者越发体会到广州这座城市的温情。欧婆婆对他人的充分信任,也赢得了他人以诚信作为回报。正如她所说的,“大家都是讲一个‘信’字”。

  欧婆婆的生活曾历尽艰辛,也遭人欺骗,1991年,她不幸被骗去2000元,令她大病一场,生活陷入困境。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就对他人设起防线,而是相信“人善人欺天不欺”。

  “人在做,天在看”是婆婆常说的一句话,她还说:“我能养活六个孩子,个个都身体健康,很感谢老天爷。”这些朴素的话,饱含着一个普通人的感恩,同时,真诚对人的婆婆也收获了他人的信任和关爱。这种关爱虽然细微,却令人动容。其实,如果不是媒体的报道,连婆婆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任何了不起,但她的信任和真诚却实实在在促进了街坊对自身诚信的严格要求。这种促进,形成了良性的互动,这种互动,成就了我们身边的好人。